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cardiac failure,CHF) 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真武汤中候选化合物,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进行候选靶标预测,并将TCMSP中相应化合物的靶点作为补充,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蛋白转化成基因名;通过CTD和TTD数据库获取CHF的相关基因,将真武汤靶标(基因)与CHF相关基因取交集作为真武汤治疗CHF的潜在靶标,将交集基因提交至STRING11.0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互做分析,并借助网络可视化软件 Cytoscape 3. 7. 1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Excel构建真武汤中药-潜在化合物-潜在靶标网络,并利用Cytoscape 3. 7. 1进行可视化;通过RStudio的clusterProfiler包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设置OB和DL值筛选得到真武汤汤化合物59种,在获得交集基因36个后,剔除不含交集基因(靶标)的化学成分后,最终筛得化合物49种,KEGG富集分析共获得36条,其中13条与CHF相关。结论: 去甲乌头碱、3β-乙酰氧基苍术酮、山奈酚、芍药苷、豆甾醇、β-谷甾醇等为真武汤主要活性成分,白介素6、内皮型一氧化碳合酶、血红素加氧酶1 、前列腺素G/H合酶2、过氧化氢酶等为主要作用靶标,主要调控环鸟苷酸-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肾素分泌、钙信号通路等通路。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真武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CHF的作用机制, 为深入研究真武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遴选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由两位录入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Egger检验以评估发表偏倚,若存在发表偏倚则进一步运用剪补法评估偏倚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48个研究,包括4 3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相比,联合痰热清注射液组在有效率、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有效率存在发展偏倚,运用非参数剪补法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结果较稳定,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未对结果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表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结果尚有待临床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评估指标与住院期间直接经济负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广东省中医院201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7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临床评估指标(年龄、病程、合并病情况、血清白蛋白计量、血红蛋白计量、入院肠道症状、入院上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等)与住院期间直接经济负担指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对两组资料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入院中医证型以脾虚湿盛证为主,老年人证型中虚证较其他年龄层明显增加。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提示,纳入肠道症状评分后的第1典型相关系数为0.615(P<0.001)。年龄、病程、合并病种数、肠道症状评分与住院时间、费用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呈负相关(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评估指标与经济负担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初诊评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关注患者的基础病及临床症状,还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从而合理用药并加强营养支持,减少患者住院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首批国医大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整理国医大师经验书籍、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古今医案云平台V1.5中的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共享医案,筛选首批国医大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医案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规范化药名后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分析医案的组方用药频次、药性、核心处方等。结果最终纳入142个医案。中药频次结果显示共得到高频中药14种,包括地龙、川芎、桃仁等,药物多为温、平、苦、甘,归肝、肺经者;四诊症状频次结果显示弦脉、舌红的频数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药组关联规则24条,四诊症状-中药关联规则18条。结论国医大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多以清热息风、活血化瘀、豁痰开窍为法,治疗在活血化瘀基础上兼顾行气,在息风基础上兼顾通络止痉。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数据挖掘方法对中药治疗鼻咽癌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鼻咽癌的中医治疗以及中成药的研发 提供借鉴。方法以《肿瘤方剂大辞典》、《肿瘤良方大全》、《中国药典》、《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以及《卫生 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为数据来源,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遴选中药治疗鼻咽癌的方剂,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进行频数统计,以SPSS Clementine 12.0 软件中所提供的Apriori 模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用SPSS 18.0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药方剂292 个,共有369 味中药。用药频次居前11% 的中药有38 味(频次≥17 次),主要以清热解毒药、扶正补虚药、以毒攻毒药、温经消积药、活血化瘀药以及 宣通鼻窍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41 个,3 味药组18 个,4 味药组18 个;聚类分析得到治疗鼻咽癌的 潜在核心基础方6 个;因子分析得到药组13 个。结论中药治疗鼻咽癌多以滋阴清热解毒、益气健脾、活血 化瘀、宣通鼻窍为治则,其核心病机为本虚邪盛。白花蛇舌草作为岭南地区颇具特色的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在 鼻咽癌中医治疗中应用频次最高,体现其在鼻咽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左金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左金丸的化合物及靶点,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阈值进行化合物筛选,将靶点输入Uniprot获取靶点对应的基因Symbol;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The H...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分析《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呕吐的中成药成方规律。方法 遴选并整理《新编国家中成药》所载的关于治疗呕吐的中成药处方,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中成药筛选后提取药物,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模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其中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 对最终纳入166个中成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频次统计结果显示超过15次以上的使用频次的药物有40种,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1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19条,4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8条;通过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后,从中提取出具有关联性的药组8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最终得到公因子13个,共包含11个药组。结论 通过频次排序,药物中以理气药、化湿药为主;药对关联规则中理气化湿药对(陈皮→厚朴、陈皮→半夏)体现理气化湿的特点,三味与四味中药药组多是在陈皮→厚朴药对的基础上进行加味所得。陈皮→半夏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理气化湿药对以参与组成治呕中成药。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的结果中,针对呕吐的治法是以理气化湿为主,以消食导滞为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治疗失眠中药复方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为数据来源,检索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 (V1.5.7)、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SPSS 22.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统计、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挖掘探讨失眠中药专利组方用药规律。结果: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中药复方528首,中药327味,平均每首复方包含12.77味中药;山东省地区申请最多为171项,约占总体1/3;得到30种高频中药,以养心安神、补气、补血、补阴药等最常用,四气以平、温、微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味为多见,归经以心、肝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76条,包括药对52条,三味及四味药组20条和4条。聚类分析得到9个药组,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主成分有12个。结论:本文所得结果有一定应用价值及创新性,但因专利质量等问题存在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半夏泻心汤化合物及靶标,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阈值进行化合物筛选,将靶标输入Uniprot获取靶标对应的基因Symbol;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The Human GeneDatabase)获取CAG疾病基因,并筛选出与半夏泻心汤靶标基因的交集基因;运用Cytoscape3.7.1软件绘制“疾病-中药-化合物-交集靶标(基因)”网络图、STRING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靶点和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G:Profiler数据分析平台进行GO富集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设置OB和DL值筛选得到半夏泻心汤化合物189种,在获得交集基因80个后,剔除不含交集基因(靶标)的化学成分后,最终筛得化合物148种,GO富集分析后共获得符合筛选标准的条目1 188条,其中分子功能59条、生物过程1 086条、细胞组成43条,KEGG富集分析共获得97条。槲皮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小檗碱等为半夏泻心汤的主要活性成分,STAT3、TNF、AKT1、HSP90AA1、TP53等为主要作用靶标。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化合物和核心靶点HSP90AA1、潜在靶点EGFR之间均能较好的结合,涉及氮化合物的代谢、氧化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胃癌通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上皮细胞通路。结论 半夏泻心汤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小檗碱,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国医大师治疗郁证的药物配伍与核心处方。方法:检索并整理期刊文献、古今医案云平台V1.5中的国医大师治疗郁证的医案,筛选录入后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医案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复杂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分析医案的组方用药频次、药性、核心证型、基础方等。结果:最终纳入159个医案,涉及药物共370种。共得到高频中药15种,以茯苓、柴胡最多,所用药物多为温、平,归肝、脾经; 症状多见弦细脉、舌红,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1条,四诊症状-中药关联规则13条,配伍多见柴胡-黄芩、白术-茯苓。所治证型主要包括“肝郁脾虚证”“心肝火旺证”“肝阳上亢证”“寒湿痹阻证”与“气虚血瘀证”,基础方中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的药物为主。结论:本研究挖掘与分析国医大师治疗郁证医案的药物配伍与核心处方,为临床诊治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