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方法共手术治疗31例,其中以改良Gamma钉固定8例,Richard's钉固定23例,对两组手术治疗的优良率进行分析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优良率Gamma钉组100%,Richard's钉组82.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不稳定型/粉碎骨折的手术方式以Gamma钉治疗为宜,可以早期负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楔形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楔形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楔形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11例,对于重度僵硬的病例结合后路广泛松解.依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脊柱侧凸的主弯平均Cobb角为74°(62°~95°),术后矫正率为60%(48%~73%).后凸平均Cobb角为52°(40°~72°),术后矫正率为51%(41%~69%),手术前的冠状面失衡约19mm,术后为8mm,手术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楔形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疗效满意,对于重度僵硬的病例后路广泛松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正>自1987年~1992年我们收治股骨颈骨折病人256例,其中45岁以下35例,占13.7%。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螺纹钉内固定加股方肌骨瓣治疗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2~45岁,平均33岁;其中头下型12例,经颈型8例;按Garden分型Ⅲ型14例,ⅳ型6例。二、治疗患者人院后即行胫骨结节骨牵引以松解挛缩的髋周肌肉和矫正骨折短缩移位。5~7天后在局麻电透下手法闭合复位,3根螺纹钉内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松解原位弯棒技术对重度僵硬的非角状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松解、原位弯棒技术治疗包括各种病因导致的重度僵硬的非角状脊柱侧凸畸形14例,依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脊柱侧凸的主弯平均Cobb角为86.3°(70~97°),柔韧性为21.3%(8%~28%),术后...  相似文献   
5.
腰间盘突出物上摘除切式的改进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搪塞腰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膜囊、神经根前方粘连受突出物上切口的影响。方法:对117例患者采用改良和传统两种切式,并经肉眼观察、比较。结果:切口改进后,局部光滑,无宽大腔隙与会传统切式不同。结论:改进切口对预防或减轻硬膜囊前方粘连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单根克氏针斜形固定有手术指征的掌骨及指骨骨折,方法:8例患者均急诊采用切开复位单根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不经过远近关节面,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行适当主动伸屈功能锻炼,利用肌腱张力产生的压力纠正断端间隙,2例有轻度旋转畸形者术后采用手法矫正,结果:8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且对位对线良好,无旋转畸形,按TAM评定标准,手指伸屈活动优良者7例占87.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空心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35例股骨近端骨折病例行空心钉固定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35例平均随访18.5个月(4个月~2年半),优良率占91.4%,并发症有空心钉切割股骨头及髋内翻。结论 空心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操作简单,抗弯应力及防旋转能力强,既能对股骨头开槽减压,又有骨折端双头加压作用,提高了愈合率。  相似文献   
8.
由椎弓根峡部不连行起腰椎滑脱称谓真性滑脱,约占成人的5~7%。我科自90年以来采用Steffee椎弓根钢板螺丝钉固定治疗7例真性腰椎滑脱,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 1993年至 1999年 7月 ,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各类骨折 10 3例 ,取得满意效果 ,获得一些经验体会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3例、10 4肢。男 6 9例 ,女 34例 ;年龄 5~ 78岁 ,平均 36岁。胫腓骨骨折 77例 ,股骨干骨折 8例、9肢 ,肱骨干骨折 10例 ,转子间骨折 8例。其中粉碎性骨折 30例 ,开放性骨折 19例 ,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42例 ,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13例。1 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术前根据骨折情况选定支架类型 ,下肢用连硬外麻醉 ,肱骨干采用臂丛麻醉。按正规支架手术技术操作 ,复位后支架应在距皮肤 1c…  相似文献   
10.
女性,48岁,以腰椎间盘术后14年,腰骶部疼痛伴右下肢无力半月于1998年7月30日入院。患者14年前因L4~5椎间盘突出于我院骨科行L4~5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半月前突发腰骶部疼痛,伴右下肢无力,足下垂。查:下腰椎各椎间隙压痛,伴右下肢放射,右侧Lasequesign40°( ),右小腿后外侧,右足背及其外缘感觉减退,右侧AJ(-)。CT:L4~5椎板再生,椎间盘突出并右侧隐窝狭窄,L5S1水平硬膜内有4.0×5.0mm2卵园形高密度影(考虑为碘油)〔图1〕。MRI:L3~4、L4~5椎间盘突出,L5S1水平近后方硬膜处有一卵园形低信号影(T2加权),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