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疗法对海洛因依赖患者复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进行综合性治疗(美沙酮递减脱瘾、生物体适应性平衡调整、心理干预、纳曲酮的应用)对出院后复吸的影口向。方法:将海洛因依赖患者90例,按随机化方法分为综合治疗组、美沙酮纳曲酮组及单纯美沙酮治疗组各30例。观察三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及出院后半年复吸率。结果:综合治疗方案及美沙酮纳曲酮治疗方案在控制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症状,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及降低心理渴求方面均优于单纯美沙酮脱瘾治疗(P<0.01),且出院后半年操守人数亦有显著差异(P<0.01)。综合治疗组半年复吸率降低66.67%。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防复吸效果又优于美沙酮纳曲酮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方案临床操作简单易行,临床疗效显著,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脱毒出院后的复吸起到积极预防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海洛因依赖的适应性平衡假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药物成瘾(海洛因依赖)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疾病,存在不顾一切不良后果的强迫性的觅药和用药行为[1].观察和研究发现,吸食海洛因可导致正常生理机能的紊乱,长期应用海洛因后,可出现一系列的异常生理指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外周血液[2],如神经递质的改变,肝功能的异常,EKG的改变(心律失常,缺血样改变),WBC的异常等等.患者在持续应用海洛因期间,即使存在上述异常的生理变化,但患者却毫无不适的症状表现,而在停用海洛因时则出现各种不适的生理症状,即戒断综合征.我们认为,戒断综合征的出现就是因为一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后所导致的.而对海洛因的依赖则是机体对海洛因与正常生理建立起了适应性平衡,我们称之为海洛因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阿片类药物依赖的形成机制也在不断地深入认识。目前大多数学认为阿片依赖是一种细胞适应性反应,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适应,包括神经化学物质,神经电生理以及突触形态亚结构方面的变化,也包括细胞机能适应和形态适应,从而导致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及组织结构的代偿性改变,最终达到病理状态的平衡。这些适应性变化构成了药物依赖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其中尤以神经递质特别是多巴胺递质及其受体的改变与药物依赖的关系最值得关注,本就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海洛因依赖患者在脱毒过程中发生阿片类药物过量中毒的危险要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对22例发生阿片类中毒的住院海洛因依赖患者及200例未发生中毒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对比研究并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危险因素。结果:合并呼吸道感染、肝功能异常、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既往有脑外伤或脑器质性疾病史以及住院第3~5天是住院海洛因依赖患者发生阿片类药物中毒的危险因素。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躯体疾病或脑外伤等疾病史,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躯体,对有呼吸道感染、肝功能异常以及有脑外伤或脑器质性疾病者慎用药,美沙酮用量可酌情减少或分次服用,入院时应查血常规、肝功能等。  相似文献   
5.
卫芳  苏亚玲  杨斌 《贵州医药》2005,29(8):751-752
乙型肝炎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是我州常见的传染病,近几年发病率为35/10万左右,居全州传染病发病率的第5~6位。为了解凯里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特对2001~2003年到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256名从业人员乙肝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大学新生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高校2007级2075名新生进行调查,根据以往两年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2007级新生中22.6%的人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最近3年第一类型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其中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低于非贫困生。结论近3年来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增多的趋势,这提示我们应加强并持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8.
2015年10月22日凌晨,某高校大一女生被发现坠楼致伤,后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但因其服用剧毒药物,于当日不治身亡.坠楼事件发生后,学校积极组织救治,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经警方刑事技术中队刑警现场勘验,逝者留有遗书,因被网络诈骗,服毒后跳楼,警方调查结论为自杀身亡.事发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部署相关工作,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启用应急预案,同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处理事宜,并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以及相关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10月23日下午,该校心理中心对逝者宿舍及其相近同学进行了个别及小组心理辅导.10月30日下午,心理中心邀请心理专家对因危机事件产生心理影响较重的学生共158人进行团体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2001年凯里市小学生贫血状况与血红蛋白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凯里市小学生贫血状况和血红蛋白含量 ,为今后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3所监测点校3622名小学生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2001年共检测3622名小学生,贫血率为35.78%。其中轻度贫血占99.85 % ,中度贫血占0.15 %。7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最低(12.75 % ) ,7岁组贫血率40.62%,高于7岁以下组贫血率12.75% (χ2=57.19,P<0.01) ,3622名学生血红蛋白含量均值为(122.49±9.21)g/L,男生较女生高 (t=6.31,P<0.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调整学生的膳食结构 ,开展贫血与营养监测 ,正确补铁和维生素C等是防治贫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凯里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公共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到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9383名从业人员采血用ELISA法检测乙肝感染指标。结果6年HBsAg阳性率为4.06%,其中男性(5.27%)高于女性(3.46%);20岁以下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5.89%),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有降低的趋势;从民族来看HBsAg阳性率最高的是苗族(5.81%),最低的是汉族(2.56%);从文化程度来看HBsAg阳性率最高的是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4.68%)。2001-2003年有52.79%体检HBsAg阳性者进行两对半检测,将近1/3的受检者(为模式1、3)正处于急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或复制期,2004-2006年有65.56%HBsAg阳性者进行HBeAg检测。结论为了阻断HBV传播,首先,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和监测工作,对查出具有传染性的人员必须调离该工种;其二,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其三,要立法对HBsAg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的强制接种;其四,加强餐饮娱乐场所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