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忠昌  丁小霞 《齐鲁药事》2007,26(7):437-439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后干扰素抗体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干扰素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慢性乙肝患者以α2b-IFN治疗,剂量为5MU/次,间日1次,疗程为1年,动态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及抗α2b-IFN-IgG表达水平。结果α2b-IFN治疗后抗α2b-IFN-IgG阳检率为4.76%(6/126),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年后,抗α2b-IFN-IgG阳检率分别为0%(0/126)、2.38%(3/126)和4.76%(6/126),无显著性差异(P>0.05)。α2b-IFN治疗后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8.89%(49/126)和48.41%(61/126),常规治疗组治疗后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2.50%(5/40)和15.00%(6/4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FN抗原性较弱,仅能诱导机体产生低水平抗α2b-IFN-IgG,其对α2b-IFN的抑制作用较弱。α2b-IFN对HBeAg、HBV-DNA阴转具有较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EB病毒(EBV)IgM、IgG及EBV-DNA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100例非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的EBV-IgM和IgG,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病毒DNA。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EBV-IgM、IgG及EBV-DNA阳性率,评价不同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EBV-IgM阳性率51.00%,EBV-IgG阳性率58.50%,EBV-DNA阳性率56.25%;对照组患儿EBV-IgM阳性率4.00%,EBV-IgG阳性率11.00%,EBV-DNA阳性率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IgM灵敏度51.00%,特异度96.00%,曲线下面积0.617;EBV-IgG灵敏度58.50%,特异度89.00%,曲线下面积0.583;EBV-DNA灵敏度56.25%,特异度95.00%,曲线下面积0.642。结论 EBV-IgM、IgG及EBV-DNA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钠改变及其意义(附48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我院 1992年 1月~ 1998年 1月连续 6年收住的482例急性脑血管病 ACVD病人血清钠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本文 482例均急性发病 3天内入院。 482例中男 2 90例 ,女 192例 ,CI组 2 6 4例 ,年龄 6 4.0± 11.12岁 ,CH组 181例 ,年龄 5 9.80± 13.30岁 ,SAH组 37例 ,年龄 5 6 .0±13.72岁。全部经头颅 CT证实 (6例 SAH CT未见异常 ,而临床腰穿脑脊液支持诊断 )。本组病人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方法 所有病人在入院 2 4小时内首次取静脉血测定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猫爪草、苦参、夏枯草及狼毒4种中药提取物对尘肺结核患者感染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s resistant bacillus tuberculosis,MDR-TB)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MDR-TB菌液灌胃制备小鼠MDR-TB感染模型,将6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组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他4组分别灌服4种中药提取物,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与结核免疫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0和IL-12含量的变化,同时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抽提全部RNA,采用RT-PCR法检测PBMC中IFN-γ、IL-4、IL-10、IL-12及颗粒裂解肽(GLS)的mRNA变化.结果 猫爪草、苦参、夏枯草及狼毒4组小鼠血清中的IFN-γ含量依次为(2.01 ±0.73) pg/ml、(1.92±0.56) pg/ml、(1.98±0.67) pg/ml和(1.94±0.59) pg/ml,IL-4为(6.01±1.46) pg/ml、(6.12±1.35) pg/ml、( 6.47± 1.46) pg/ml和(6.15±1.44)pg/ml,IL-10为(12.09±3.07) pg/ml、( 12.45±4.01) pg/ml、(12.13±3.43) pg/ml和(12.54±3.78)pg/ml,IL-12为(2.99±0.89) pg/ml、(2.75±0.84) pg/ml、(3.02±0.86) pg/ml和(2.89±0.75) pg/ml.与模型组比较,IFN-γ、IL-12含量明显升高,IL-4、IL-10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猫爪草提取物的调节作用最为显著;在mRNA表达水平上,4种中药提取物组小鼠PBMC中IFN-γ、IL-12、GLS表达明显升高,IL-4、IL-10 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结论 4种中药提取物均可明显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其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是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发挥作用的,从而为临床应用治疗尘肺结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夏枯草提取物对MDR-MTB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夏枯草提取物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s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MTB)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2组用MDR-MTB菌液尾静脉注射,建立小鼠MDR-MTB感染病理模型,分别为模型组和夏枯草灌胃模型组,另1组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4、IL-10和IL-12含量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FN-γ、IL-4、IL-10、IL-12及颗粒裂解肽(granulysin,GLS)的mRNA变化。结果夏枯草灌胃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血清中IFN-γ[(1.98±0.67)pg/mL vs(1.18±0.38)pg/mL,P<0.05]、IL-12[(3.02±0.86)pg/mL vs(2.19±0.57)pg/mL,P<0.05]含量明显升高;IL-10[(12.13±3.43)pg/mL vs(16.10±2.21)pg/mL,P<0.05]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IL-4、IL-10和IL-12的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NA表达水平,夏枯草灌胃模型组IFN-γ、IL-12和GLS表达明显升高,IL-10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IL-4变化不明显。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可通过上调基因转录水平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为临床应用夏枯草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猫爪草醇提取物的抗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s resistant bacillus tuberculosis,MDR-TB)作用。方法:采用MDR-TB菌液灌胃制备小鼠MDR-TB感染病理模型,将3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猫爪草提取物组,每组10只,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与结核细胞免疫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0和IL-12含量的变化,同时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抽提全部RNA,采用RT-PCR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FN-γ、IL-4、IL-10、IL-12及GLS的mRNA变化。结果:猫爪草提取物组小鼠血清中的IFN-γ为(2.0±0.7)pg.mL-1、IL-4为(6.0±1.5)pg.mL-1、IL-10为(12.1±3.1)pg.mL-1、IL-12为(3.0±0.9)pg.mL-1,与模型组比较,IFN-γ、IL-12含量明显增强,IL-4、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mRNA表达水平,IFN-γ、IL-12、GLS表达明显增强,IL-4、IL-10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淮南矿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尘肺并发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97份,对检出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临床分离株52株进行分析,抽提临床分离株DNA和H37Rv标准菌株DNA,PCR法扩增rpoB基因,并应用全自动DNA测序仪对rpoB基因的突变集中区域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52株临床分离株中,47株耐药株中rpoB基因突变率为91.49%(43/47),主要集中在531位点(48.94%,23/47)和526位点(25.25%,12/47)碱基置换突变,其次是511、516位点,1株535位点突变,其中41株单位点突变(87.23%,41/47),2株双位点突变(4.26%,2/47);5株敏感株未见rpoB基因单链构象异常.结论 煤工尘肺结核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利福平耐药的分子基础是高度保守的rpoB基因突变,其突变位点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 ,其中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本组检测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我院 2 0 0 3年 3月— 2 0 0 4年 3月住院哮喘患儿6 4例 ,其中男 39例 ,女 2 5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 8.2 5岁。按《实用内科学》第 10版哮喘诊断标准 ,急性发作期 2 6例 ,缓解期 38例。对照组 32例健康儿童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 7.8岁。均无特殊病史 ,1个月内无呼吸道感染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7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Bayer ADVIA 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RP含量及肝功能指标。采用PEMS3.1统计软件,t或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期时,血清CRP(11.2&#177;5.6)mg/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20&#177;116)U/L均明显升高,分别与对照组CRP(2.8&#177;21)mg/L和ALT(〉40U/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恢复期,血清CRP(4.0&#177;4.8)mg/L和ALT(〈40U/L)均明显下降,与急性期时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变化与病情相关,也与AIT水平呈正相关,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情监测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