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挖掘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自建库至2019年7月中医治疗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文献,使用Excel、R-studio、SPSS 20.0等工具,对纳入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共75首,中药155味,使用频数≥10的药物共11味,以苦寒、甘寒药为主;对这11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提升度较高组合有14对,对去除甘草的频数≥10的10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提升度均较高;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结论中医治疗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用药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活血生肌止痛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花蛇舌草治疗分化良好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白花蛇舌草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O、GeneCards、OMIM、PharmGkb、Drugbank数据库获取pNET的疾病相关靶点,通过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CCK-8法和Western blotting体外实验观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BON-1、QGP-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筛选得到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7个,成分相关靶点158个;获得pNET疾病相关靶点2 870个,成分与疾病共同相关靶点119个。共同靶点的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2 099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162条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凋亡、PI3K/Akt、P53等信号通路。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1.0、1.5、2.0、2.5、3.0、3.5、4.0、4.5 mg·mL-1]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干预BON-1、QGP-1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浓度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质量浓度增加,BON-1、QGP-1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漂浮死亡细胞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高质量浓度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可显著降低BON-1、QGP-1细胞Bcl-2蛋白表达(P < 0.05)。结论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BON-1、QGP-1细胞增殖,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白花蛇舌草能够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途径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分析中医药治疗化疗性腹泻用药思路、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中药"、"化疗"、"腹泻"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中(VIP),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1月,筛选下载中医药治疗化疗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中药...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论治肝病时以“肝气”“肝风”“肝火”为纲,重视肝病与脾肾的关系,强调整体治疗,并总结出治肝三十法,被后世尊为“治肝楷模”。其学术思想在肝癌的辨治中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文章以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为立足点,与笔者中医治疗肝癌的思考结合并总结如下:辨证方面,参考王旭高三纲辨证,把握肝癌分期与主症;治疗方面,效仿王旭高肝、脾、肾同治,疏肝理气与健脾补肾兼施;调护方面,注重情志因素,适当给予心理疏导,以情治病。  相似文献   
5.
胡少博  夏熙郑  刘待见  宋耀东 《中外医疗》2014,(9):100+102-100,102
目的探讨总结影响AECOPD患者激素吸人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以指导临床医师进行重点突出的健康教育。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目标患者进行定期电话回访,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对回访结果进行归纳、统计。结果就诊后3个月内已自行停药的患者约占41%,其中就诊后第1个月内就自行停药的患者约占10%。结论吸人治疗前仔细了解患者的经济情况、文化水平、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等,进行重点突出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与分析慢性咳嗽患者流行病学及病因特征。方法 以2019年全年在郑州市某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为病例组,按1∶1比例同时在同医院体检中心选取与病例性别一致、年龄±0.5岁的无咳嗽症状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慢性咳嗽病例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对慢性咳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对照组各纳入583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男性均为322人,女性均为261人,分别占55.2%、44.8%。病例年龄3~79岁,以3~13岁和60~79岁人群为主,分别占26.4%、32.8%。病因主要为咳嗽变性哮喘(206例,35.3%)和鼻后滴漏综合征(171例,2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烟草暴露(OR=2.375)、粉尘及有害气体接触史(OR=1.933)、家族呼吸道疾病史(OR=2.228)、接触动物皮毛(OR=1.809)、房屋异味(OR=2.547)、呼吸道疾病住院史(OR=2.214)、过敏史(OR=2.787)者发生慢性咳嗽风险较高。结论 慢性咳嗽患者以儿童和老年人群为主,且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咳嗽变异性哮喘及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其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