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8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转子间为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因此老年人发生股骨骨折的概率相对较高。若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则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Znckerman等[1]的研究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6年1—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实施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评估治疗分数表,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21. 98±5. 44)分,处于较低水平。单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自我效能与职业、与共住家庭人员关系、医疗费用来源、年龄、体重指数以及JOA腰椎评估治疗分数的术后评分、改善指数和改善率是相关的。多因素分析显示,职业、年龄、体重指数和改善指数是自我效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对农民或家政服务员、年龄较大、肥胖的患者给予更多康复指导和鼓励,以提高其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从而增强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分析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病区实施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患者一般资料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腰椎JOA评分表分别于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数据的单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医疗费用来源,年龄,体重指数以及腰椎JOA术后评分,改善指数和改善率是相关的。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年龄,体重指数和改善指数是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对职业为农民或家务的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体重指数较高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康复指导和鼓励,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和增强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暴露疗法在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行皮瓣转移修复术后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8月住院行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创面采用传统纱布包扎疗法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9月—2013年4月住院行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创面于术后6~8 h拆除包扎敷料采用暴露疗法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转移皮瓣的血液循环、皮瓣存活率、创面感染及医疗成本4方面指标,评价创面包扎疗法和暴露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转移皮瓣肤色、肿胀、充盈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63,6.47,6.48;P<0.01)。观察组患者转移皮瓣皮温正常率、皮瓣存活率分别为83.33%和97.6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40,5.91;P<0.05)。观察组的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29,P<0.01)。两组患者医疗成本比较,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换药次数、护理工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44,32.78,22.44;P<0.05)。结论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行皮瓣转移修复术后创面护理实施暴露疗法,能有效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便于及时观察转移皮瓣的血液循环,并能早期发现转移皮瓣血管危象的征象,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干预组采用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的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的情况。结果对患者实施疼痛教育后,患者对疼痛知识的认知得到提升,两组患者对疼痛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1.81±0.75)分,低于对照组的(2.98±0.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26,P<0.01)。结论对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程度及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促进其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与反刍性沉思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7年7月—2018年3月对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急诊创伤中心和门诊就诊的206例大面积毁损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55.42±14.95)分,其中人生感悟维度条目均分最高,新的可能性维度条目均分最低分,创伤后成长水平处于中、高水平者占20.87%,反刍性沉思水平总分为(18.54±7.4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之间存在负相关(r=-0.267),不同受伤时间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均呈负相关;受伤时间≥2周的患者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呈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医疗花费、受伤原因、受伤时间、手术次数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伤时间、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和侵入性反刍性沉思进入回归方程,解释创伤后成长总变异的49.9%。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采用适宜心理干预方式帮助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度过创伤早期阶段,关注重点人群,促使其降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增加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以提高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体验,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以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的评估和干预为主线,阐述了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4个维度的评估方法、口渴感评估的客观指标以及缓解口渴感的干预措施,旨在提高国内护理人员对该症状的重视,为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份至7月份收治的92例椎间盘下腰痛患者主要采取介入治疗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并采用(the 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腰背痛评分表和VRS评价表,分别对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微创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活动限制情况以及疼痛的得分,与手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介入治疗,配合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术后疼痛症状的观察、神经功能监测、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及各种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三莲  许鑫 《护理研究》2007,21(7):1797-179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康复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人工关节的使用年限至关重要。介绍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群的主要特征、术后心理疏导、并存疾病的防护指导、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指导,提出未来康复护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