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蒙特卡洛模拟评价标准给药方案(600 mg/q12h)的利奈唑胺(LIN)静脉治疗中国成人休克患者常见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搜集LIN静脉给药在中国成人休克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参数及其对常见G+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和其分布频率,分别以24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MIC之比(AUC24h/MIC)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CminSS)作为研究微生物学疗效和临床安全性的目标指数,模拟10 000例次后得到对应目标(AUC24h/MIC ≥80,CminSS<7 mg·L-1)的达标概率(PTA)。结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仅当MIC≤2 mg·L-1时方可达满意抗菌活性(PTA=100%),而对肺炎链球菌,均可达满意抗菌活性(PTA=100%);CminSS与协变量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关系,当CminSS <7 mg·L-1时的PTA为6.53%。结论:对于LIN静脉治疗中国成人休克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当MIC≤2 mg·L-1时,标准给药剂量能获得较好抗菌疗效,而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则均可达满意抗菌活性。此类患者标准给药剂量方案下其血小板减少症风险亦较高,必要时应根据临床情况适当减量。  相似文献   
2.
3.
罗晓媛  褚燕琦 《医药导报》2011,30(1):125-126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70岁.主因"间断胸闷胸痛1 a,加重1个月"于2009年8月22日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室颤,常规对症治疗.入院10 h后出现腹部疼痛,腹部相关体检结合生化检查(血淀粉酶739 U·L-1,脂肪酶104 U·L-1)提示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患者体温37.55℃,脉搏130次·min-1,心率154次·min-1,呼吸22次·min-1,血压130/70 mmHg(1 mmHg=0.133 kPa),辅助检查示血常规:白细胞(WBC)24.25×109·L-1,N 0.858,随后继发急性肝功能不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40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 181 U·L-1,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水、电解质失衡:pH 7.25,血钾4.7 mmol·L-1.  相似文献   
4.
随着临床药学工作在各级医疗机构逐步落实,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也逐渐展开。其中,药学咨询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不仅让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和护士等开展医疗和护理工作,而且能直接指导普通大众、患者及其家属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浅谈颅内感染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内感染在神经外科是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般情况下,由于血一脑屏障的存在,颅内感染发生的机会并不高,但是由于外伤、手术等情况导致脑部保护环境破坏时,颅内感染的概率就会增加。一旦形成颅内感染将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处理不当可引起患者病情迁延、治疗困难以及预后不良等。现本文即对颅内感染难于治疗的主要因素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1例70a女性患者,因右股骨远端骨折合并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入院。入院后由于右足感染不能控制,行右大腿上段截肢术。术后合并血流感染和肺内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利奈唑胺600mg,q12h,ivgtt。3d后患者出现转氨酶ALT、AST分别升高至163IU·L-1、541IU·L-1,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遂将利奈唑胺剂量调整为400mg,q12h,ivgtt,后转氨酶恢复正常。停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拟建立延伸临床药学服务的心血管病家庭药历,为基本确定心血管病家庭药历的药学内容而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药学需求调研.方法 通过设计个性化调查问卷,在某医院内向医师、药师、护士及技师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定向调研.结果共发出调查问卷163份,有效回收率为97.5%.调研了解到了用药记录表、常用药物知识介绍、健康教育知识介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7例颅内感染患者,将其分为万古霉素组15例、利奈唑胺组12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颅内感染指标的变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治疗颅内感染治愈率分别为50%和20%,总有效率分别为91.66%和81.6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和13%;2组治疗前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血液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感染相关指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均可有效治疗含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内的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颅内感染,临床疗效相当,万古霉素不良反应略高于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10.
罗晓媛  刘潇  谢菲  季波 《今日药学》2021,31(1):62-64
规范化临床药师培训是药师从事临床药师工作前进行的职业化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有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新冠疫情期间,我院及时调整教学模式,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让分处不同地区的学员集中进行网络课堂学习,同时采取互动式教学及定时考核方案保证了学员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此次疫情也充分反映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理论课程统一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