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殷秀琴  马建平  管继萍 《中国药房》2005,16(15):1190-119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具有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阴性菌作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化疗治疗癌症相关性贫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恶性肿瘤化疗的同时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观察对癌症相关性贫血 (MTA)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观察组在化疗前 1周开始给予EPO ,对照组只进行化疗不用EPO ,其他辅助治疗两组相同 (包括营养支持、粒细胞刺激因子应用、出血者止血药物的应用、重要脏器的保护等 )。结果与结论 :化疗联合用EPO能预防和治疗MTA。对靠输血提升血红蛋白后化疗的患者可明显减少输血量 ,甚至可停止输血。EPO对MTA的治疗和与化疗所致贫血的预防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在药剂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的工具,在医院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用计算机代替人完成药剂科某些环节上的工作能发挥计算机对数据快速存取的优势。如:计算机在药剂科各药房的药品管理、处方管理、药库管理、临床药学、制剂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当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料数据的最大效能也得到了发挥。药房收费和医疗收费的网络性管理实现了药房收费和医疗管理工作的流程化和信息渠道的畅通。本文旨在综述计算机在药剂科各个层面中的应用。为将来计算机技术在药剂科中进一步普及提供可循的参考。 1 在药剂科管理上的应用 药剂科的工作主要在于合理科学地将药物应用临床,以最经济的方式服务于临床。以近几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可以明显地看出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药剂科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并由此形成了各个相互联系的行之有效的子系统。 1.1 药库管理子系统 应用微机管理药品库,可自动控制药库中全部药品的购销动态,各种反馈信息。“药品库管理辅助程序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可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并形成统计数据和各类报表。 形成的统计数据及其功能共有四种。对药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疆阿尔泰人工虫草菌丝体(CCM)及培养液(CCL)的护肝作用。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致大鼠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结果:CCM及CCL灌胃可使小鼠肝损伤升高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明显下降(P<0.05),而对大鼠肝损伤升高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作用不明显(P>0.05),但可使大鼠肝损伤升高的血清前白蛋白明显下降(P<0.05)。病理组织切片显示,CCM和CCL对大鼠及小鼠肝损伤的肝组织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CCM和CCL有一定的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2013年遵义市汇川区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汇川区手足口病患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高峰期在春夏和秋冬交替的季节。各年龄段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1,P0.05),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91.0%),且男性高发于女性(χ2=10.727,P0.05),城区高发于乡镇(χ2=14.564,P0.05)。病原学检测提示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χ2=26.714,P0.05),5岁以下的儿童为病原检出的主要人群(93.5%),其中1~4岁为高危人群(87.0%)。结论遵义市汇川区手足口病发病正逐年上升,以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手足口病严重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敏乐啶洗剂中敏乐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Nova-PaKC18色谱柱(150mm×3.9 mm,5 μm),水-甲醇(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敏乐啶在25.98~259.8 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6%,重复性试验RSD为1.7%(n=5),检测限为0.5 mg·L-1.结论本法准确、简便、快速,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敏乐啶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产粒细胞刺激因子(立生素G-CSF)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预防和治疗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240例病人,分为3组.第1组61例,化疗前WBC<4.0×109·L-1.用G-CSF 3~5 μg·kg-1·d-1,至WBC升至正常范围维持一周后开始化疗,化疗结束后,24~48 h,给予G-CSF,连用7~14 d;第2组,81例,既往有因化疗而WBC减少史,该次化疗前WBC正常范围.化疗结束后24~48 h应用G-CSF,连用7~14 d,剂量同1组;3组,首次化疗病人,98例,WBC正常范围,化疗结束后,每2天查WBC一次,当WBC<4.0×109/L时,开始应用G-CSF.结果:第1组7 d内WBC减少者18例,14 d仍未升至正常者8例;第2组分别是19例,5例;第3组分别是70例,23例.第1,2两组与第3组相比,其WBC降低例数明显减少(P<0.01),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P<0.01).结论:国产G-CSF能够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病人化疗阶段的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痤疮霜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痤疮霜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地塞米松为内标 ,Nova PakC18柱 ,甲醇 水为流动相 ;测定波长 2 60nm。结果 :一次进样可完成 2种化学性质不同组份的含量分析。甲硝唑 9.94~1 0 9.3 4 μg/ml,氯霉素 4 .92~ 54.1 2 μg/ml范围内 ,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依次为 97.3 1 % ,RSD =0 .94 % ;98.1 2 % ,RSD =0 .78% (n =5)。结论 :方法简便 ,结果满意 ,适于医院制剂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痤疮霜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地塞米松为内标,Nova-PakC18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测定波长260nm。结果:一次进样可完成2种化学性质不同组份的含量分析。甲硝唑9.94~109.34 μg/ml,氯霉素4.92~54.12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7.31% ,RSD=0.94% ;98.12% ,RSD=0.78% (n=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满意,适于医院制剂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