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1995年10月至2004年8月胃大部切除术后23例患者(占同期术者的3.8%)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胃瘫综合征发生于术后4-12d。20例经保守治疗而治愈;3例于胃瘫后第14、15、20d分别行空肠造瘘术,1周后治愈。结论 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必要时可行空肠造瘘术解决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6岁,学生。于1988年2月1日下午5时被长8cm的弹簧刀刺伤左胸第5肋间近胸骨处,伤后20min入院。检查: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130次,呼吸38次,血压4.0kPa(30/0mmHg)。伤口流血不止,听诊两肺呼吸音清,左侧减弱。诊断:心脏损伤。立即在全麻下开胸探查,见心包外脂肪呈暗红色,平行于膈神经剪开心包,清除心包积血300ml,左心室有1cm大小伤口,并随心跳向外喷血,按压伤口,以细丝线缝合止血。心室壁修补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溃疡病穿孔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溃疡病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人溃疡病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老年患得全身并存病多,重要在脏器功能及代偿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当发生溃疡病穿孔时,病情重而反应低下,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休克发生率高。结论 老年人溃疡病穿孔一经确诊,只要病情允许,应根据手术探查所见,采取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49岁.因发现左侧阴囊上方肿块伴间断疼痛40余天,门诊以左侧精索囊肿收入院.自诉肿块偶有胀痛,向会阴部放射,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2年前曾行双侧输精管结扎术.查体:心肺未查及阳性体征,左外环口下方1 cm在精索处可触及1.5 cm×3 cm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差,轻压.痛,有囊性感.术前检查未发现其他脏器的结核.  相似文献   
5.
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应用榄香乳联合吡柔比星(THP-ADM)和环磷酰胺(CTX)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25例,至少3个疗程以 。结果CR12%(3/25),PR56%(14/25),CR+PR68%。结论:THP-ADM心脏毒性及其它毒性均较低,尤其是榄香烯乳具有较强的杀伤肿瘤细胞功能,同时有升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肿瘤细胞不产生抗药性,副反应少,可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泻心汤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变化,并对泻心汤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进行体外抗菌作用比较.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iamon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 mol·L-1NaH2PO4磷酸调pH值为3(30:70),流速:1 ml·m...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肝癌中p15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检测p15基因在 5 3例肝细胞肝癌 (HCC )标本中的表达。p15基因阳性表达率为 64 .2 % ( 3 4/5 3 )。病理I ,II级p15阳性率明显高于III级 (均为P <0 .0 5 ) ;临床分期T1 ,T2 期p15阳性率均明显高于T3期 (均为P <0 .0 5 )与T4 期 (均为P <0 .0 1)。提示p15基因的异常表达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p15基因表达可以作为病程、预后判断的候选检测指标 ,对HCC的基因治疗有潜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院在1991年1月~1996年5月行左颈、右胸、上腹三切口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8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55例,女性31例,年龄45~65岁。胸上段食管癌54例,中段食管癌30例,颈段食管癌2例。病程最长7个月,最短20天。病变范围最大8.5cm,最小2cm,平均5.15cm。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全部为鳞状细胞癌,切缘断端癌侵犯1例,食管旁淋巴结转移35例。 1.2 切除率与生存率:本组86例,手术切除85例,手术切除率98.8%。3年生存率61.5%(24/39),5年生存率50%(6/12)。手术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1.2%。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导致良性胆道疾患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病死率一般在25%左右[1].我院1999年6月~2009年3月共收治AOSC 34例,通过早期抗休克、抗感染及全身支持治疗等,创造适宜的手术时机,并行恰当的手术处理,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7例,随机分为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组(n=47)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n=5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或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微创、耐受性好,可视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