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 34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和手术病理资料纳入本研究。病理证实为20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2例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c HCC-CC),7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和1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2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盲法独立分析MRI资料,归纳病灶的Gd-EOBDTPA增强MRI动态3期(动脉期、门脉期、过渡期)强化规律和肝胆期信号特点,并作出影像诊断(含病理类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两位医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1)Gd-EOB-DTPA增强MRI动态3期:5例HCC动态强化特征不典型,包括3例HCC动脉期轻度强化和2例HCC过渡期"廓清"不明显。1例FNH过渡期强化程度低于周围肝实质。2例c HCC-CC动态强化不具特征性,均可见肿瘤供血动脉。余所见无殊。(2)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1例(1/20,5%)HCC呈高信号,19例(19/20,95%)HCC呈明显低信号。4例ICC均呈低信号内伴云絮状稍高信号,2例c HCC-CC均呈低信号伴中央更低信号。1例(1/7,14.3%)FNH呈稍低信号伴中央"靶征"稍高信号,6例(6/7,85.7%)FNH呈等-稍高信号伴中央星状低信号。1例HAML呈稍低信号强度,其内见更低信号区。(3)两位医师通过Gd-EOB-DTPA增强MRI对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12%(32/34)和97.06%(33/3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9,P0.05),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945,P0.05)。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有助于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院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来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结果:273例尿路感染菌株大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尤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53.1%;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肠球菌属为主,占11.7%。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为100%敏感,对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头孢他啶及加酶抑制剂药物较敏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肠球菌属敏感性为100%,对呋喃妥因敏感性较高。结论:定期对本地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监测,及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白秀艳 《北方药学》2018,(2):190-191
目的:总结肠球菌的感染分布特点,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患者中分离出的200株肠球菌,对其菌种的构成、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在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所占比例最高,为71.00%,其次为屎肠球菌,为20.50%,铅黄肠球菌、解糖肠球菌以及盲肠肠球菌所占比例较低;在抗菌药物耐药性调查中,肠球菌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强,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较强.结论:肠球菌中最为常见的是粪肠球菌,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先进行药敏试验,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的选择,以提高疗效,避免抗生素滥用,从而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导,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主线之一[1]。持续质量改进(CQI)是指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发展的,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治疗为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外治疗慢乙肝主要采取的是抗乙肝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及改善肝功能和抗纤维化等综合疗法,其中抗病毒治疗成为关键主导措施[1].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2]."三合一"疗法是我科应用多年、疗效较满意的方法,现将此疗法治疗慢乙肝的结果以及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院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来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结果:273例尿路感染菌株大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尤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53.1%;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肠球菌属为主,占11.7%。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为100%敏感,对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头孢他啶及加酶抑制剂药物较敏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肠球菌属敏感性为100%,对呋喃妥因敏感性较高。结论:定期对本地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监测,及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 h r e edimensional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SPACE)序列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CE-MRV)及3D-SPACE扫描,两名观察者对矢状窦旁脑膜瘤进行分型同时观察侧支循环显示情况。结果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CE-MRV及3D SPACE对矢状窦旁脑膜瘤分型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0.0%、91.4%,3D SPACE分型准确率高于CE-MRV(P0.05)。CE-MRV与3D SPACE对侧支循环的正确显示率分别为80.6%、82.5%(P0.05)。结论1.5T磁共振3D-SPACE能够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分型的准确率且较清晰显示侧支循环情况,对于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治疗为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外治疗慢乙肝主要采取的是抗乙肝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及改善肝功能和抗纤维化等综合疗法,其中抗病毒治疗成为关键主导措施。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合一”疗法是我科应用多年、疗效较满意的方法,现将此疗法治疗慢乙肝的结果以及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2006年成立药品配送中心,改变传统的取药程序,运用信息化管理实行药品集中统一配送,把护士从繁杂的低层次的间接护理及非护理技术性工作中解脱出来[1],由未注册的护理人员和高年资的老护士承担此项工作。这是我院护理管理的一项新举措,不仅节省时间,节省人力,还能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肝胆特异性对比剂普美显(Gd-EOB-DTPA)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倍受关注。据文献报道~([1-2]),采用Gd-EOBDTPA行增强扫描可提高对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检出和定性诊断能力。本组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普美显增强MRI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