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强脉冲噪声暴露后,用耳蜗电图记录CAP和-SP,光镜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图象分析法定量测定耳蜗血管纹血管的管腔面积及红血球分布。结果提示,爆震后即刻,耳蜗各圈毛细胞血管明显扩张、充血,爆震后4天恢复至正常范围,CAP阈移以4kHz、8kHz最大,与外毛细胞损伤主要位于1T、2T基本吻合,但与血管纹血管变化并不协调对应,似说明耳蜗微循环的改变与毛细胞的损伤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颞下颌关节CT扫描资料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技术以及三维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髁状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将有助于颞下颌关节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在高危人群中的检出率及其声像图,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应用B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检查10383例肝脏。结果:对照组肝癌检出率为0.14%,脂肪肝组检出率为0.84%。慢性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组检出率为10.56%,肝硬化组检出率为36.61%。与对照组比较,肝癌发生危险度在肝硬化组最高(RR=261.5,95%CI  相似文献   
4.
一侧后牙缺失咀嚼肌酶组织化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一侧后牙缺失后咀嚼肌肌纤维类型构成、纤维粗细和酶活性的变化,利用图像分析仪对一侧后牙缺失后小型猪咀嚼肌酶组织化学改变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两侧咀嚼肌酶组织化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随时间迁延,各肌变化发展趋向不同,一侧后牙缺失后1个月,失牙侧嚼肌和下颌舌骨肌以I型纤维为多,所有肌肉纤维直径均增大,翼外肌I型纤维和各肌II型纤维酶活性均升高;至3个月时各肌均以I型纤维占优势。咬合紊乱会引起咀嚼肌酶组织化学特征的明显改变,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时肌肉的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RP-HPLC法测定太极通天液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太极通天液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太极通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Kromasil ODS (250mm&;#215;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9:71:0.2),流速:1.0mL&;#183;min^-1。检测波长为320nm,柱温35℃。结果:阿魏酸在1.9-19.4μg&;#183;mL^-1(r=0.9996,n=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n=9)。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太极通天液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侧C7神经根经食管后椎前路神经桥接移位术修复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术后重点做好患侧、健侧肢体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健康宣教,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手部屈肌痉挛情况有一定改善,肌张力较前有所下降。结论:做好健侧C7神经根经食管后椎前路神经桥接移位患者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波动性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波动性与稳定性高糖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分正常糖对照组(5.5mmol/L,NG)、稳定高糖组(25mmol/L。HG)、波动性高糖组(5.5mmol/L或25mmol/L,每24h交替,IHG),培养GMC6d,分别以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DA)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氯荧光黄(DCF)的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与IHG组细胞内DCF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均P〈0.01),总SOD活力均下降(均P〈0.01),GSH含量均下降(P〈0.05,P〈0.01),MDA均升高(P〈0.05,P〈0.01)。与HG组相比,IHG组细胞内DCF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总SOD活力下降(P〈0.01),GSH含量下降(P〈0.01),MDA升高(P〈0.05)。结论:波动性高糖较稳定性高糖可能对GMC有更强的氧化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8.
肝衰竭(LF)作为一种肝细胞严重损害及肝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高死亡率、高发病率与高医疗资源耗竭呈现出三重叠加,成为阻碍人类健康的重大疑难重症。深入研究其疾病发生的核心因素及补充治疗手段以提高LF生存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LF发病机制复杂,线粒体是肝细胞内较敏感的细胞器之一,作为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中心环节,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在LF中,肝细胞内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改变,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在LF疾病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线粒体呼吸链障碍、线粒体DNA损伤、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衡及线粒体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交织成网络,构成一个复杂而统一的整体,成为影响LF病程进展的关键节点。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着力于研究能够通过调节肝脏线粒体功能,防治LF的药物。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LF防治中不断有新的突破,诸多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可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来发挥防治LF的效用,其作用效果可概括为减轻肝细胞损伤、抑制肝细胞死亡及促进肝细胞再生3个方面,以有效代偿肝功能,促进肝实质质量与功能的恢复。该文对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LF与线粒体的关系及中医药领域干预线粒体功能防治LF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9.
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3,他引:10  
王淑琴  刘雁梅  汤红梅  田晓玲 《护理研究》2005,19(11):1014-1015
军队医院住院病人的分级护理等级 ,是由医师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1] 中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为依据 ,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 ,以医嘱形式下达。护理等级设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并分别设统一标记 ,由护士根据护理等级所对应的临床护理要求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为了解军队医院病人的各项护理服务要求与病人的护理等级、护士所付出的劳动强度、时间以及护理服务的效果是否一致 ,分级护理与“以人为本”护理服务是否相适应 ,对某军队医院住院医师知晓分级护理制度相关内容的程度进行了调查 ,对危重及卧床病人进行…  相似文献   
10.
田晓玲 《吉林医学》2010,31(27):4714-4714
目的:观察诺和锐30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早、晚餐前即刻注射诺和锐30,对照组在早、晚餐前30min注射诺和灵30R。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三餐前及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餐后血糖变化组间比较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治疗前后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需要胰岛素治疗的老年糖尿患者,使用诺和锐30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