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等自1959年开始采用浅度低温合并低流量全身体外循环施行直视心脏手术后,于1960年初又改用低温合并半身体外循环,随后又逐渐形成了选择性低温体外循环。自1959年10月至1964年7月初,由作者等直接参加手术的一组病例共134例(包括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安阳专区人民医院的全部病例及各地协作的少数病例),今就有关麻醉操作及处理等问题重点分析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文献论述了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在危重病人监测中的可靠性,说明了影响CVP值的诸因素,总结了临床应用中的体会,并对CVP等监测休克的进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一、本文报告一年来采用5%葡萄糖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在体外循环中预充心肺机35例之經驗,比較詳細的介紹了操作方法及临床观察結果。二、对5%葡萄糖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預充心肺机之优缺点作了比較,并提出用血液代用品預充心肺机对体外循环工作的重要意义。三、此項工作大有发展前途,值得提倡、推广及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者等自1954年初开始应用硫喷妥钠、普魯卡因、嘜啶全身麻醉后~(1.2),觉其优点很多。继之,不断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且扩大了应用范围。本文系总结10年来应用上述几种普魯卡因混合溶液维持全身麻醉3317例之经验。应用方法在麻醉前给药中,一般多给以较大量镇静剂,常用巴比妥类药,一般不用吗啡。自应用强化剂后,术前给药中常用2—4毫升  相似文献   
5.
用氟哌啶-芬太尼合剂(简称氟芬合剂)作辅助麻醉,方法简便、药物毒性小,生理功能影响轻微,病人神志仅受轻度抑制,且术后清醒快、合并症少。现将570例的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术前给药后出现危象发作同时伴进行性甲状腺肿大十分罕见。我们所见一例报导于下:患者女,38岁。因阵发性头痛、头昏,视物模糊1年余,伴心悸、胸闷2月于1982年10月20日入院。患者于1年零4个月前妊娠第2个月时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历半小时缓解。15天后再次发  相似文献   
7.
一、根据202例临床麻醉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压测定的经验,提出了各部位静脉压的观察及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二、作者等认为颈外静脉穿刺测压法可代替中心静脉压,以作为指导输血输液的指标;如采用下腔静脉插管法,则导管自大隐静脉进入下腔静脉之深度在成人以40—50厘米较为适宜,小儿以自大隐静脉切口至同侧乳头之直线距离为标准;肘静脉及其他周围静脉的压力,常随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变更,故不宜用作指导输血输液的指标。三、根据观察将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分为麻醉性、手术性、药物性及病理性四类,并作了介绍。四、提出了麻醉期间观察中心静脉压可以帮助解决四方面的问题:(一)对大手术或危重复杂病人可作为调整血容量的指标;(二)可帮助提高麻醉质量;(三)可帮助了解某些药物的治疗反应,作为决定给药适应症及禁忌症的参考;(四)可帮助了解某些危重及复杂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以提高治疗水平。五、对中心静脉压测得值的估计提出初步意见。最后强调在临床危重及复杂病人的处理中,必须根据病人的全面情况同时参考中心静脉压,方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低温合并体外循环病人的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甚为重要,过去我们曾对此提出初步意见。自1961年底后,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术后处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因此愿再结合临床病例进一步详细介绍这方面的经验。临床病例介绍自1959年7月开始于临床应用低温合并体外循环施行直视性心脏手术以来,曾采用了三类不同的基本方法:一、低温合并低流量全身体外循环(5例);二、低温合并半  相似文献   
9.
一、本文报告了对低温麻醉中断循环施行直视心脏手术时,心室纖顫之予防及治疗,以及延长中断循环时間之动物实驗結果。二、低温下用全脊椎麻醉予防心室纖颤有較好的效果,进一步說明心室纖颤之发生机转与交感神經之机能状态有密切关系。三、对心室纖颤之予防强調应采用綜合性措施,单独釆取某一措施,其效果常不会滿意。四、对心室纖颤的治疗,主要应采用心臟按摩,适当的药物及电解颤器的合併应用。当用电激解颤前,心肌必须具有較好的张力,缺氧情况得到改善,按摩时周围血压达到一定高度,微細纖颤波转为粗大纖颤波,則电激后之效果才能滿意。五、間断中断循环與冠状动脉灌注氧化血液,对延长低温麻醉中断循环之时間有一定效果。在临床上前者适用于心房間隔缺損修補术,后者适用于仅用单純縫合即能解决的室間隔缺损修補术,至于中断循环之时間更长的手术,認为心脑灌注法不如人工心肺体外循环安全,故主张采用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0.
作者等自1957年对休克病人的治疗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后,曾先后作过报道。本文重点介绍麻醉问题及术中休克的处理意见。麻醉前的准备司麻醉者对休克或临迫休克病人的详细病情于术前必须要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好准备工作。如了解血压变化,有否电解质紊乱,中心静脉压高低等,予以正确的估计,并于麻醉诱导前着手采取适当措施。术前还应置一保留尿管,以备术中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