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总结张智龙教授运用"治崩三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经验。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属于中医"血尿"的范畴。张智龙教授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气虚瘀血。确立了补脾益肾,化瘀止血是治疗该病的基本大法。并将"治崩三法"之意融入到本病的治疗当中,师于古而不泥于古,为针刺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血尿提供新的思路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PBL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从教学理念、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硬件建设、考核评估等多个环节进行实践探索,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37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腹痛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急迫感、腹胀、黏液便等)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9%(33/37),对照组为71.05%(2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除外大便次数)、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河北省儿童医院,石家庄050031观察用药与否对半导体激光治疗小儿褶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6例,局部外涂及口服消炎药的基础上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单纯半导体激光组36例局部照射。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100%;单纯激光组有效率为95.73%,两组痊愈显效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小儿褶烂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围绝经期综合征(PMS)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效能等级.方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获得临床证据评价针灸治疗PMS的有效性,对全国针灸专家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技术评价针灸治疗PMS的效能等级.结果 3项A级证据支持针灸治疗PMS的有效性,尤其在改善热潮红症状方面;4项B级证据支持针灸很有可能改善PMS抑郁精神症状.专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针灸治疗PMS疗效趋势为整体好转,干预措施以针灸为主.结论 基于现阶段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是针灸的适宜病症,其疗效等级为效能针灸Ⅱ级病谱.  相似文献   
7.
8.
作者对两年来3例影像诊断误判进行了总结,并对导致误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误判的主要原因是主观性因素。提高影像诊断医师的心理、业务素质可有效避免误判.提高影像诊断符合率。现就3例误判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区的血型分布,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有过报道,但是调查仅限甘肃籍人或主要为兄弟民族,而且人数不多。了解目前血型分布的实际状况,收集这方面的基本资料,一方面有助于人类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有利于医疗预防工作。为此,我们进行了ABO血型的调查,共10,405人,其中汉族10,211人。  相似文献   
10.
王栩芮  张亚  何晶  康雯霖  郭静 《新中医》2014,46(5):247-248
<正>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而通络法则是基于络病学说,以宣通络脉为主的治疗方法。笔者谨就络病学说与带状疱疹的发病关系及运用通络法指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浅谈体会如下。1络病学说的发展及应用络病是以经络阻滞为特点的一类病症,即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脉络功能障碍或结构损伤的病变,其外延同时包括导致络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