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围手术期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标本5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标本1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测定标本中HCMV基因拷贝数,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6例患者术前HCMV异常表达21例(37.5%),男17例,女4例,检测值(3.84±2.72)×104基因拷贝数/ml;移植术后异常表达增至25例(44.6%),检测值(5.32±4.72)×104基因拷贝数/ml。对照组15例,异常表达1例(6.7%)。结论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围手术期HCMV基因拷贝数检测可以作为HCMV活动性感染的预警,为临床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EDTA热修复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能否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125例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同时进行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75例(60%)阳性,其中结核杆菌74例(59.2%),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0.8%),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6.35×105/ml/例;EDTA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88例(70.4%),其中结核杆菌83例(66.4%),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4%),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7.36×106/ml/例。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大幅度提高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的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多存在于环境中,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结核样病变.目前已知100余种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常见的有20种左右,如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等.近年来,随着NTM病的增多使其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正常培养和吉西他滨处理后胰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收集正常培养和吉西他滨处理后胰腺癌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法鉴定外泌体,分析外泌体的浓度和大小,将外泌体与胰腺癌细胞共孵育后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CD147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提取到的外泌体表达外泌体特异性的标志物,吉西他滨处理后外泌体的浓度和大小没有显著变化,与外泌体共孵育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显著增强,而与吉西他滨诱导的胰腺癌细胞外泌体共孵育后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进一步增强,CD14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吉西他滨诱导的胰腺癌细胞外泌体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β-Tubulin-Ⅲ在肺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微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的原位癌成分和早期浸润灶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检测51例AIS、88例MIA、40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及54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组织中β-Tubulin-Ⅲ、CD34、CD31、FⅧRAg和CollagenⅣ-Laminin的表达。结果β-Tubulin-Ⅲ在IA(包括腺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微乳头状腺癌以及实性腺癌)中均强阳性;在AAH、AIS及MIA的原位癌成分中均阴性;在原位及浸润性黏液腺癌中均阴性。AAH、AIS及MIA原位癌成分的基膜和间质细胞中CD34均呈阳性,原位黏液腺癌及各类IA中无CD34阳性的间质细胞和基膜。AAH、AIS及MIA的原位癌成分有CollagenⅣ-Laminin阳性的基膜围绕,后两者基膜显著增厚;各类IA成分无基膜围绕。结论β-Tubulin-Ⅲ可作为非黏液型肺腺癌早期浸润灶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7.
8.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相关位点突变检测研究已经成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热门方向,研究NSCLC肿瘤组织中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echinode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基因突变状态,比较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corpions ARMS)荧光定量PCR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与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应用IHC、ARMS荧光定量PCR及FISH技术检测85例NSCLC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状态,并应用ARMS方法检测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外显子突变状态。结果 115例NSCLC中IHC显示32例有ALK(D5F3)表达,表达率为27.8%;ARMS检测27例存在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突变检出率为23.5%;53例检出EGFR突变,突变率为46%。而FISH检测23例存在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0%,稍低于ARMS检测结果,提示ARMS的敏感度更高。结论联合运用IHC/ARMS荧光定量PCR/FISH技术能够对EML4-ALK融合基因状态做出快速、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在涎腺基底细胞腺瘤(SBCA)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SBCA及40例SACC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PASM染色观察肿瘤基底膜的完整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CK19、P63、SMA、CD117、S-100、β-caten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软组织肉瘤SSX-SYT、PAX-FKHR及EWS-FLI1/ERG融合基因表达及意义,建立适用于临床的分子病理诊断方法.方法 运用FISH技术对经固定、石蜡包埋的15例软组织肉瘤SSX-SYT、PAX-FKHR及EWS-FLI1/ERG融合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5例滑膜肉瘤SSX-SYT均阳性(100%);5例横纹肌肉瘤PAX-FKHR阳性3例(60%);5例尤文氏肉瘤EWS-FLI1/ERG均阳性(100%).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该检测对软组织肉瘤具有早期诊断、分类和鉴别诊断价值,对疾病治疗和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