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olier监测已成为当今临床心血管领域中非创伤检查重要方法之一,迄今为止,有关其儿科诊断资料不多。本文就我院1992年以来20例小儿心律失常进行24小时的Hotler监测,比较分析如下。 对象为具有不同程度胸闷、乏力,体检发现早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非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各种类型室速的临床特征和原因,并探讨治疗效果及预后。 资料与特点 回顾了1966年1月至1994年4月间确诊为室速的患儿,年龄小于5岁,共40例(男50%,女50%),中位年龄0.2岁(1天~4.8岁)。室速为偶发的占12例(30%),有心衰及其并发症的占12例(30%),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占9例(23%),  相似文献   
3.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术后死亡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治疗443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SD),死亡22例。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8岁,体重<11kg;2.术前并发心力衰竭,3.心电图示右室肥大伴心肌损害,4.胸片示心胸比率重度增大。5.VSD>1.5cm。6.肺动脉平均压>5.0kPa,肺总动脉阻力>500达因·秒·cm-5;7.左→右分流量占肺循环量60%以上,肺循环与体循环流量比值>3:1。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钠素及心钠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钠素(BNP)及心钠素(AN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不同病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46例及肺炎患儿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1例、健康儿童4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浆BNP及ANP水平,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力衰竭患儿心衰期及恢复期心脏指数(C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患儿心衰前期BNP即开始升高,心衰时达高峰(P<0.001),恢复期BNP水平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P<0.001);心衰时心脏CI、LVEF均明显下降(P<0.01);CHF患儿心衰时升高的BNP水平与CI、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r=-0.61,0.79P均<0.05);同时测定的ANP动态变化趋势与BNP类似;CHF患儿心衰时的BNP/ANP比值远远高于正常对照;心衰时BNP与ANP异常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衰时BNP水平与LVEF、CI值相关性优于ANP。结论CHF患儿血清BNP及A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程度关系密切,BNP反映心脏功能改变较ANP更敏感,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检测VSD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cTnI)、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ST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治疗前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介入治疗后VSD患儿较治疗前血清cTnI明显升高[(0.29±0.17) μg/L vs (0.02±0.01) μg/L,t=9.0 P<0.01],LVEF有所降低[(75.4±5.1)% vs (78.3±6.2)%,t=2.14 P<0.05],血清CK、CK-MB、LDH、AST水平无明显变化(t=0.15,0.46,0.89,0.45 Pa>0.05).结论 经导管VSD封堵术对患儿心肌酶及心功能有一定影响.予以相应的干预治疗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青岛市儿童医院2004-02—2006-11收治的KD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FABP;并行心脏彩超多普勒(UCG)检测冠状动脉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分组。结果急性期血清h-FAB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冠状动脉病变(CAL)组和非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血清h-FABP质量浓度对比差异显著(P<0.01);KD患儿血清h-FABP质量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血浆h-FABP质量浓度能够反映KD患儿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与LVEF相结合可估计患儿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8月对我院住院的手足口病368例重症病例记录神经系统表现及并发症,行脑脊液、脑电图、颅脑CT、胸片等检查.结果 有358例神经系统受累(97.28%).其中脑炎97例,脑干脑炎203例,脑膜脑炎57例,188例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有6例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心脏手术切开心包时,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对左心室舒张功能受影响的相关因素作出评价。 作者作了8条狗的动物实验。将正常狗在全麻下开胸切开心包后,作肺动脉环扎术,使右心室收缩压成倍增高,右心房压力亦相继增高。随后经超声彩色多普勒测量左心室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钠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力衰竭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目前临床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随着人们对利钠肽认识的不断增加,逐渐提出以心钠素和近年来发现并应用的脑钠素(BNP)作为诊断心力衰竭、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心力衰竭患儿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BNP在早期诊断心力衰竭及判断预后等方面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1)心力衰竭组:随机采用2 0 0 1年1月~2 0 0 2年4月间我院住院心力衰竭患儿4 6例,其中肺炎34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12例。年龄2个月~2岁。心力…  相似文献   
10.
王文棣  孙裕平 《山东医药》2008,48(44):104-106
目前,小儿肺炎仍是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1985年全国儿科会议制定的《关于婴幼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在国内一直沿用至今,主要缺点为特异性不强。近年来,临床对于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多在综合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基础上进行诊断,同时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于2006年制定了关于《小儿心衰的诊断与治疗建议》。现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