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2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慢性充全性闭塞(CTO)病变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流完全中断、无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0级,血流且闭塞时间≥3个月的病变。与非闭塞病变相比,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低,使用器械多,手术操作时间长,医生和患者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大,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高,成为介入治疗的难点。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236例CTO病变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冠心病介入手术的逐渐增多,冠状动脉无再流、慢血流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尤其是无再流、慢血流现象的出现使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死亡、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大幅上升。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再流、慢血流时应用欣维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行选择性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1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X线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12例均获成功,术中及术后随访6个月,无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支架置入术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支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例冠心病患者的26处冠状动脉病变植入四种不同类型的冠脉内支架。植入Palmatz-Schatz型支架8枚、Gianturco-Rubin型支架8枚、Multi-Link型支架8枚、NIR-stent2枚。支架植入成功率100%,均无残留狭窄。2例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随访1~18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其中1例经造影证实为再狭窄。认为根据不同病变选用不同类型的支架是保证支架植入成功的重要环节,植入后用耐高压球囊进一步扩张可减少支架植入后的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模式行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对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缺血性胸痛(>30 min)的临床病史,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持续性抬高,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对照组采用急诊病房导管室的模式,即患者经急诊室送入病房,由病房内科医师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确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联系导管室医师行急诊PCI术;绿色通道组采用急诊导管室模式,由专门培训的急诊科医师接患者,在途中联系导管室值班医师,要求导管室医师在20 min内即到达导管室行急诊PCI术.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有无差异及术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绿色通道组为93 min,对照组为136 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随访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型绿色通道模式,明显缩短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并可以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时右锁骨下动脉和(或)头臂干迂曲致选择左冠状动脉口困难的处理方法。方法经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时,由于右锁骨下动脉和(或)头臂干迂曲,致共用导管选择左冠状动脉口困难,此时将共用导管前端即第一、二弯之间及第二弯近段徒手塑形,使其弯曲度增大,观察用此方法行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及安全性。结果 35例选择左冠状动脉口困难的患者均造影成功,成功率100%,无相关并发症发生。28例患者经造影确诊冠心病。结论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时右锁骨下动脉和(或)头臂干迂曲致选择左冠状动脉口困难时,行导管前端塑形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且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将准备行PCI的8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n=42)和普伐他汀组(n=40)。两组患者于术前4周开始服用普罗布考1 000 mg/d或普伐他汀40 mg/d。服药4周后行金属裸支架置入术。术后继续原剂量及方法服用药物至24周。出院后定期随访,术后24周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PCI后随访至24周,两组严重临床事件发生率(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及紧急血运重建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普罗布考组再狭窄率(22.5%)低于普伐他汀组(36.8%,P〈0.05),普罗布考组管腔直径狭窄率及晚期管腔丢失指数(分别为23.25%±10.08%及0.25±0.41)均低于普伐他汀组(分别为34.76%±16.99%及0.42±0.68,P〈0.05),纯获得(2.11±1.02 mm)大于普伐他汀组(1.51±0.96 mm,P〈0.05)。而两组晚期管腔丢失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前4周应用普罗布考降低PCI后再狭窄率的作用优于普伐他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