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5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雌激素受体 (ER)及孕激素受体 (PR)表达。许多学者发现 ,雌、孕激素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的预后。1 子宫内膜癌在女性生殖系统中 ,子宫内膜受雌、孕激素的影响最为明显 ,ER、PR表达率较高 ,并且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文献报道 ,正常子宫内膜 ER、PR表达的双阳性率为 90 %~ 1 0 0 % ;子宫内膜癌 ER、PR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显著下降 ,ER和PR亚型的表达也发生变化 ,而且 ER、PR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白血病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妊娠合并白血病很少见,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对其具体临床处理及预后的研究报道较少。我院22年来共收治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14例,现将其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孕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孕激素广泛应用于治疗部分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和需保留生育能力以及晚期、复发等情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取得一定疗效.阐述孕激素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及其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 (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 32例 (其中 12 5例为CIN)LEEP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 ,在炎症和赘生物病变外缘 3mm进出电极 ,对于CIN和HPV感染患者 ,电极在病变边缘外 5mm进出。结果 LEEP治疗的宫颈病变治愈率为 96 98% ,CIN残留率和复发率低 ,分别为 2 4 0 %( 3/12 5 )和 1 6 0 % ( 2 /12 5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标本的病理诊断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LEEP对炎症、损伤、癌前病变、HPV感染等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6.
孕激素类药物对复发和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有效,但多数病例对孕激素反应时间较短,约4个月。他莫昔芬(TAM)可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孕激素受体含量,理论上,可以提高孕激素类药物对内膜癌的治疗效果,为证实这种假设进行本研究。选取1991年6月~1996年2月间有病理证实的复发或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给予TAM20mg口服,2次/d,每隔1周同时给予醋酸甲羟孕酮(MPA)100mg口服,2次/d,直至肿瘤进展或副反应阻止进一步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病理类型主要有子宫内膜样腺癌32例(53.3%)、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4例(23.3%)。高分化15例(25.0%),中分化17例(28.3%)…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性增生多见于绝经后妇女,较少发生于40岁以前,治疗常采用子宫切除手术.但随着妇女因工作或个人原因推迟妊娠、分娩年龄,需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及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数量增加.对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及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性增生患者给予孕激素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1996年 1月 1日至 2 0 0 0年 12月 31日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且有随访资料的 5 8例患者。结果 :平均随访 13.9个月 ,复发 12例 ,复发率为 2 0 .6 9% ,复发时间距手术平均为 2 1.1个月。术前B超发现肌瘤个数 <2和≥ 2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 13.5 1%和 33.33% ;术中发现肌瘤单发和多发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 11.76 %和 33.33% ;子宫平滑肌瘤不伴和伴有红色变性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 16 .98%和 6 0 .0 0 % ;术后随访 <6个月和≥ 6个月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 6 .90 %和 34.4 8% ,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96 ,P =0 .0 0 17,P =0 .0 10 2 ,P =0 .0 10 )。而年龄、术前症状、术前及术后妊娠分娩史、子宫肌瘤家族史、最大肌瘤部位和直径、是否伴有其他变性以及富于细胞等临床特征和肌瘤特征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术前B超发现肌瘤个数或术中发现肌瘤个数及随访时间、子宫平滑肌瘤伴红色变性与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9.
过去认为体重指数(BMI)较高是较难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但许多BMI较高的妇女往往更易患各种疾病需要切除子宫。肥胖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全子宫切除发生伤口感染、裂开以及盆腔脓肿等并发症的机会高于一般人群。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有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许多患者因子宫位置较高、阴道不够松弛,不适宜LAVH,腹腔镜子宫切除的全部操作由腹腔镜下完成,为这些患者创造了避免开腹手术的一种选择。为研究BMI对腹腔镜子宫切除结局的影响进行以下研究。对1996年9月~2002年7月间由同一医师在旧金山海湾地区4所医…  相似文献   
10.
由于患者隐私、对自己病情的担忧和传统观念影响等原因,妇产科学见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病例缺乏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强学生教育、控制学生人数、示教患者优先等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可以通过应用典型病例、以学生为主导教学、标准化病人的建立及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的病例讨论方法、建立临床模拟训练实验室、充分利用教具和影像等途径改进教学方式,从而克服教学病例缺乏现状,保证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