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利巴韦林对家兔外周血细胞的影响规律。方法将雄性家兔30只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6只,分别注入利巴韦林5mg/kg、15mg/kg、25mg/kg、35mg/kg及注射生理盐水2ml,由家兔耳缘静脉缓慢推注,1次/d。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在6个时间点观察家兔外周血RBC、Hb、网织红细胞(Ret)、WBC及Plt变化。结果RBC、Hb随着利巴韦林注射浓度增高而降低,而Ret明显上升,注射后第15天除A组外各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BC除D组轻微降低(P〈0.05)外余各组无明显变化(均P〉0.05);Plt随着利巴韦林注射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多,注射后第15天除A、B组外各组Plt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RBC、Hb、WBC及Plt在停药第15天后均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利巴韦林可使家兔出现Plt增多和溶血,并随着利巴韦林浓度增高两者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建富 《河北医药》2006,28(2):95-96
目的了解高压氧治疗对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4例首次接受冠脉内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CRP的测定结果.结果高压氧组在治疗后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CRP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治疗前两组的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P的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降低冠脉支架术后患者CRP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一种用于检测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高灵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法合成三维石墨烯@金纳米粒子(3D-G@Au)复合材料,用其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壳聚糖、戊二醛与抗CYFRA21-1抗体交联,构建用于检测CYFRA21-1的3D-G@Au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构建成功的3D-G@Au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及检测性能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循环伏安图显示裸玻碳电极、3D-G修饰玻碳电极和3D-G@Au修饰玻碳电极的氧化还原峰逐渐升高,提示3D-G@Au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成功。传感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最佳温育时间为60 min,最佳孵育温度为35℃。采用3D-G@Au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CYFRA21-1,线性范围为0.1~300.0 ng/mL,检测限为0.1 ng/mL(信噪比=3),10 mmol/L维生素C、10mmol/L多巴胺和10mmol/L尿酸对检测无干扰,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8%、3.11%],与化学发光法比较,RSD为1.96%~4.78%。制备好的3D-G@Au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在4℃条件下稳定30 d。结论构建的3D-G@Au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用于血清CYFRA21-1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自由基清除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高压氧、维生素E与维生素C治疗。观察该疗法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超声指标(门静脉与脾静脉内径、脾脏长径与厚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前者P〈0.05;后3者均P〈0.01),超声结果显示,治疗组门静脉与脾静脉内径、脾脏长径和厚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维生素E与维生素C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血清与超声指标,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报告根据身高、体重和二尖瓣环内径 (MAD)选择球囊直径进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 80例的疗效 ,并与根据身高选择球囊直径行PBMV进行了对比研究。1.资料与方法 :选择 1998年 4月~ 2 0 0 3年 9月适宜行PBMV、且无心房纤颤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 16 0例 (男6 8例 ,女 92例 ) ,平均年龄 (4 3 2± 14 4 )岁。二尖瓣狭窄病史 4个月~ 2 2年 ,平均 6 1年。心功能Ⅳ级 2 2例 ,Ⅲ级 10 2例 ,Ⅱ级 36例 ;均排除风湿活动、电解质紊乱及感染等因素 ,均经心脏超声除外附壁血栓。随机分为二组 ,综合组 80例 ,根据身高、体重和MAD…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26例患者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3~70岁;前磨牙11颗,磨牙113颗,乳磨牙2颗,急性牙髓炎39颗,慢性牙髓炎80颗,残髓炎2颗,牙髓部分坏死5颗。  相似文献   
8.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5年10月共21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针对发病因素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及有效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随访1~5个月,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避免静脉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防止血栓形成的关键.对已形成静脉血栓者,应抬高患肢,监测凝血指标、观察出血倾向,在置管溶栓期间做好导管护理,并采取措施预防肺栓塞.  相似文献   
9.
抗病毒药对家兔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利巴韦林、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家兔外周血血小板和骨髓巨核细胞影响。方法家兔2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只,由耳缘静脉分别注射利巴韦林15 mg.kg-1、更昔洛韦10 mg.kg-1、单磷酸阿糖腺10 mg.kg-1、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共14 d,定期抽取外周血及骨髓以观察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变化。结果与D组比较,A和B两组停药1 d时骨髓巨核细胞量均减小(P<0.05),C组更为明显(P<0.01);停药8 d时A、B、C 3组家兔骨髓巨核细胞均有回升。B和D组血小板变化较平稳,而A组血小板先明显上升后回落,C组血小板呈持续下降。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现良好相关性(r=0.999,P<0.05)。结论不同抗病毒药对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影响不一,提示临床对血小板或造血功能异常患者应慎重选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脉压及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62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Ⅰ级)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6个月,分别于服用前后检测血脂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升主动脉弹性用β指数表示。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6个月后,收缩压从(154±13)mmHg下降到(146±12)mmHg,舒张压从(85±9)mmHg下降到(81±8)mmHg,脉压从(69±10)mmHg下降到(65±7)mmHg(P<0.05),β指数从(27.4±9.7)下降到(14.3±5.9)(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并使血压及脉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