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获得HIV-1 CRF07_BC株gp41重组抗原表达效率最佳的体系。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gp41重组蛋白基因分别构建到pThioHis A,pThioHis A-1(不含标签),PBV220,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和Rosetta两种宿主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经WB鉴定。结果 4种原核表达质粒构建完成,蛋白成功表达。PGEX-6p-1表达量明显高于pThioHis A载体;而无标签载体组中,PBV220表达量优于pThioHis A-1。BL21和Rosetta宿主菌对表达体系无影响。结论 HIV-1 CRF07_BC株gp41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构建在PGEX-6p-1和PBV220载体上gp41重组蛋白表达效率较高,为gp41疫苗的研究和血清学检测提供充足的抗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滋病病毒1型(HIV-1)合并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者,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后外周血中HIV-1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期HIV-1合并VZV感染者11例作为试验组(VZV+),46例未合并VZ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VZV-)。对0周和抗病毒治疗48周时感染者外周血进行HIV-1DNA的定量检测。结果基线时,VZV+组HIV-1DNA水平为(3.40±0.36)Log_(10)拷贝/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明显高于VZV-组的(3.04±0.44)Log_(10)拷贝/10~6 PBMCs(P=0.014)。抗病毒治疗48周后,VZV+组HIV-1DNA水平为(3.19±0.33)Log_(10)拷贝/10~6 PBMCs,较基线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P=0.182);VZV-组HIV-1DNA水平为(2.56±0.46)Log_(10)拷贝/10~6 PBMCs,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0.001),并且显著低于VZV+组(P0.001)。治疗前和治疗后的HIV-1DNA水平均与基线病毒载量呈正相关,与基线CD4细胞计数、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结论 HIV-1合并VZV感染者具有较高的基线HIV-1DNA,并且在有效地抗病毒治疗之后仍然高于未合并VZV感染者。  相似文献   
3.
TRAF1-DsRed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TRAF1-DsRed的真核表达载体及观察TRAF1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TRAF1cDNA,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DsRed C1,经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并以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其在COS-7中表达.运用罗丹明123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TRAF-1在COS-7细胞中的定位.结果转染重组子pTRAF1-DsRed的COS-7细胞可见红色荧光蛋白的表达,TRAF1在COS-7细胞中定位于线粒体.结论 成功构建pTRAF1-DsRed融合基因并进行真核表达,确定TRAF-1在COS-7细胞中的定位,为进一步研究有关TRAF1的信号传导通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高表达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胞内段(TNF-intracellular domain,TNF-ICD)基序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研究TM-TNF-α的反向信号提供工具.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入法将含人TNF-ICD的pIRES2-EGFP病毒载体导入MCF-7中,经鉴定、筛选获得能稳定表达TNF-ICD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转染细胞对TNF-α的敏感度,比色法检测NO含量,ELISA方法 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 TNF-ICD基因转染入MCF-7细胞后表达在细胞膜上,并能提高该细胞NF-κB活性,抵抗TNF-α的杀伤,增加其NO产生;应用NF-κB抑制剂PDTC处理后能恢复该细胞对TNF的敏感性.结论 获得稳定表达TNF-ICD的MCF-7细胞株,TNF-ICD可能作为TM-TNF-α细胞内的一段活化基序参与TM-TNF-α的反向信号,并通过活化NF-κB,抵抗可溶性TNF-α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增加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磁性免疫微球在人血清白蛋白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快速地从人血清中提纯人血清白蛋白,利用磁性免疫微球作为提取手段,再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回收率。方法将经过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载体,用EDC(碳化亚胺)活化微球表面的羧基,再将兔抗人血清白蛋白抗体包被于微球上,这种微球-抗体复合物能特异性地捕获人血清白蛋白,磁分离复合物后,通过将兔抗人血清白蛋白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将酶联羊抗人血清白蛋白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起间接酶联免疫法,用于检测人血清中和磁性免疫微球上吸附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得到微球从人血清中提纯人血清白蛋白的回收率。结果第1次提纯的回收率为(86±4)%,重复利用微球2次,回收率分别为(69.0±0.6)%和(40.8±0.8)%,而提纯的人血清白蛋白的纯度为90%。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免疫磁性微球提纯人血清白蛋白的实验是有效的,为工业上大规模提纯人血清白蛋白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转染2种TNFα基因(野生型TNFα和跨膜型TNFα突变体)的MG63细胞株,研究所转染细胞的TNFα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2种TNFα基因导入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和生物学活性检测等方法从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2个方面对转染细胞进行检测鉴定。结果野生型TNFα和跨膜型TNFα突变体分别在MG63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获得2种稳定表达TNFα的人骨肉瘤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TNFα的各种生物学行为和探索骨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