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院自 1996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对 10 2例肺癌患者应用支气管动脉内灌注药物 (BronchialArteryinfusion简称BAI)治疗 ,其疗效满意 ,现结合文献 ,就BAI与病理类型、血管分布 ,药物选择、治疗次数等有关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0 2例肺癌患者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4 6岁 ,平均年龄 6 5岁。临床症状以咳嗽 ,咳痰 ,咯血 ,胸痛为主 ,全部病例均作X线胸片、CT检查 ,部分病例作了痰细胞学检查 ,经皮肺穿刺活检及纤支镜检查 ,其中鳞癌 6 0例 ,腺癌 34例 ,肺纤维肉瘤 3例 ,转移性肺癌 5例 ,按T…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骨折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2~88岁,中位数43岁。左侧10例,右侧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股骨中段骨折2例,股骨干延长术后股骨干骨折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股骨近端或远端多段骨折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8 d,中位数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中位数13周。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94~98分,中位数96分,优15例;HSS膝关节功能评分80~97分,中位数89分,优14例、良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骨折,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的治疗,从而总结出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60例临床患者,经B超确诊均患有子宫肌瘤,但无内科合并综合征,所有患者均选择每天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后,与治疗前B超检查相比较,分析总结米非司酮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临床观察方面存在显著改善,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在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高效的安全性,无任何不良反应,完全可作为手术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之一,值得在广大医学界进行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产后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叭2—02-2013-01于本院就诊并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7例,按照治疗时间分为三组;其中于孕18周以内确诊并行降糖治疗患者23例为孕早期组,孕18—32周确诊并行降糖治疗患者33例为孕中期组,孕32周以后确诊并行降糖治疗患者21例为孕晚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调理、运动指导及个体给药等综合疗法,分别于分娩前后测定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比较围产期母婴状况。结果:与孕早期相比、孕中期患者的血糖稳定率显著降低(P〈0.05),血糖水平,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与孕中期相比,孕晚期患者的血糖稳定率显著降低(P〈0.05),血糖水平、各项围产期并发症及相应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围产结局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其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熊雪梅 《现代养生》2024,(8):595-597
目的 调查学龄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铁、锌、铅)含量,观察其分布特征,并就各指标对抽动障碍(TD)筛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21月1月-2023年1月在院进行体检的206名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儿童划分为TD组(n=68)与非TD组(n=138),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分析各指标在TD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学龄儿童的血清铁、锌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而铅含量表现出起伏波动规律,6岁儿童的铅含量水平最高;不同性别儿童检测结果显示,男性、女性的血清铁、锌、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组与非TD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组的铁、锌含量低于非TD组,铅含量高于非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铁、锌含量检测的AUC分别为0.592、0.732、0.727,三项指标均具有筛查效能(P<0.05),其中,锌含量筛查的灵敏度最高,而铁含量筛查的特异度最高,临床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结论 学龄儿童的血清铁、锌及铅元素含量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铅元素超标与铁、锌元素缺乏对学龄儿童...  相似文献   
6.
夏梅  叶茂婷  陈巧  熊雪梅  于燕 《重庆医学》2012,41(20):2114-2115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用血泵或体外循环机将血液灌入体内,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的患者进行有效支持的技术,它可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心功能和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4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给予7 d全胃肠外营养(TPN),其中乌司他丁组同时给予乌司他丁40万U/d静脉滴注.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6天晨抽取两组患者的动、静脉血测量PaO_2、PaCO_2、氧分压/吸入气体氧含量(PaO_2/FiO_2)、ALT、AST、TBil、尿酸、尿素氮、肌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术后第6天,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的PaO_2分别为(87.3±4.2)mm ng(1 mm Hg=0.133 kPa)和(79.0±4.3)mm Hg,PaO_2/FiO_2分别为(416±20)mm Hg和(376±20)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6.2,6.2,P<0.05).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的ALT分别为(23±7)U/L和(39±8)U/L,AST分别为(38±8)U/L和(50±9)U/L,TBil分别为(13.4±3.0)μmol/L和(24.5±6.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4,7.6,P<0.05).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的尿酸分别为(279±84)μmol/L和(386±67)μmol/L,尿素氮分别为(4.1±1.7)mmol/L和(8.9±2.7)mmol/L,肌酐分别为(66±12)μmol/L和(95±3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4,3.3,P<0.05).乌司他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P<0.05).结论 在术后常规行TPN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高龄食管癌患者的肺、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用于产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产科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的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管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态度。结果:两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4.00%和74.00%(P0.05);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态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用于产科护理,能够加深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的30例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患儿进行随访。结果:30例患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7~13周,经8~32周随访,均愈合良好。结论: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具有操作灵活、易于调整、不易再次移位、安全、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Iressa(吉非替尼)与全脑放疗同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多发转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8例。观察组应用全脑放疗同时口服吉非替尼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全脑放疗后口服吉非替尼的治疗方法。结果 (1)观察组的部分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进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含量以及血清中非小细胞肺癌抗原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含量以及血清中非小细胞肺癌抗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呕吐、恶心和疲乏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腹泻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放疗同时口服吉非替尼的临床研究价值显著高于全脑放疗后口服吉非替尼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