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以下简称钩体病)是农村夏秋季节常见发热性急性传染病,其预后与能否早期诊断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钩体病的症状体征多不典型,现行的对钩体病的确诊仍有赖于对钩体的培养分离和血清学试验,但费时日,新的钩体DNA检测在一般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开展甚少。现就142例住院资料完整的病人作回顾性临床分析,从中找出钩体病的早期临床诊断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腹水形成往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针对其病变的病因病机采用辨证论治,多非单纯利尿,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展示了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中医药的研究,对预防和控制肝硬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中医中药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型超声显像在慢性肝炎分级分期中的作用,寻求超声检查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方法:对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超表现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声像图征象如肝脏的包膜、实质回声、血管走形和胆囊壁的改变及门静脉、脾静脉、脾脏厚度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B超的声像图在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的轻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是一种脱氧嘧啶核苷的类似物,具有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能明显地抑制HBV的复制,有效快速降低血清HBV-DNA的含量,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阻断纤维化进程。但使用拉米夫定容易发生HBVYMDD变异,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拉米夫定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在积极寻找新的替代药物的同时,针对目前暂无理想抗病毒药物的现实,就将较多注意力集中于联合药物治疗,寄希望于通过联合一些药物,使拉米夫定的疗效更持久,病毒耐药的发生能够减少或延缓。  相似文献   
5.
"达肝清"抗乙肝病毒、降酶及调节免疫功能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临床观察达肝清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降酶及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使用达肝清液治疗,对照组42例,用氧化苦参碱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HBV-M(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T淋巴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在降低ALT、AS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HBV-DNA滴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以及CD4+/CD8+的数值均有上升(P<0.05或P<0.01),治疗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达肝清”具有保肝降酶、抗乙肝病毒、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情况。方法测定50例单纯性脂肪肝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瘦素、血脂水平,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单纯性脂肪肝组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单纯性脂肪肝组瘦素水平与血脂无相关性(P均>0.05),而正常对照组中瘦素水平与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有显著相关性 (P均<0.01)。结论瘦素在脂肪肝患者中水平较高,可作为诊断该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在肝功能评估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肝功能的评估中,血清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在肝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155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剑  黄彬  涂燕云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23-1524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饮对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同时服用行气活血饮;检测患者给药前、后门静脉(PV)主干内径、门静脉左支(LPV)内径、门静脉右支(RPV)内径、脾静脉(SV)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Vm ax),并计算各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的PV、LPV和SV的血管内径无明显改变,而RPV血管内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的PV、LPV、RPV和SV的血管内径均无明显改变。实验组治疗后LPV和RPV的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加快(P<0.05),SV的血流速度则无明显改变;对照组的LPV、SV和RPV的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实验组治疗后的Ch il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别。提示:行气活血饮不仅能改善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且能改善患者的预后;Ch ild评分系统有利于中医药疗效客观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型超声显像在慢性肝炎分级分期中的作用,寻求超声检查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方法:对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超表现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声像图征象如肝脏的包膜、实质回声、血管走形和胆囊壁的改变及门静脉、脾静脉、脾脏厚度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B超的声像图在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的轻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脂康胶囊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黎  涂燕云  陈枝俏  林海 《中成药》2007,29(3):326-329
目的:初步观察血脂康对合并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予小剂量血脂康治疗6月,并以同期正常人32例为对照,检测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超、肝功、血脂、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指标,采用McAuley指数及稳态模式评估法中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部分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对照治疗前后组织学改变。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明显升高,经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标及血脂、转氨酶水平下降,部分患者的肝组织学指标改善、未发现肝毒性。结论:小剂量血脂康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脂血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