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高度近视因其病理改变可并发多种致盲性眼病,发生复杂视网膜病变时,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是一种常用术式。硅油具备充分顶压视网膜、止血、抑制感染等优点,但常引起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其中高眼压较为多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探明。本研究通过观察高度近视眼硅油充填后短期内前房结构和眼压变化分析其间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红外偏振光联合抗菌药物治疗下肢创伤后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创伤后丹毒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 g,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34例,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垂直于丹毒区域,以照射强度为最大功率60%,每日2次,持续照射10 min。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日,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第5日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前住院日及总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治疗前异常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5日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外偏振光联合抗菌药物治疗下肢创伤后丹毒,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日,从而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4.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眼部血管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血管瘤是小儿眼科常见的良性肿瘤 ,虽然部分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血管瘤持续发展 ,由于眼部特殊的发病部位 ,而严重影响美容和功能。手术治疗血管瘤对这一特定部位又有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后果 ,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小儿眼部血管瘤 ,疗效确切 ,又可避免手术治疗引起的不良后果。现将我科采用该方法治疗小儿眼部血管瘤 34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眼部血管瘤 34例 ,年龄 1个月~ 1.2 6岁 ,其中 1岁以下 2 6例 ,占 76 .5 %。草莓状血管瘤 2 9例 ,占 85 .3% ,混和性血管瘤 4…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生儿眼底特点,筛查新生儿中眼底病变.方法 对1906例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眼底特点及随年龄的变化,及新生儿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出血、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视网膜发育不良、眼型白化病等眼底病变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 ①新生儿眼底随年龄呈现规律性改变;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53例(13.27%),视网膜出血51例(2.68%),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2例(0.63%),视网膜发育不良57例(2.99%),眼型白化病13例(0.68%),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3例(0.16%).结论 ①新生儿眼底改变具有一定特点,并随年龄发生规律性变化;②早产儿视网膜发育异于足月儿,需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③新生儿眼底出血预后较好;④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需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区别.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已揭示大脑皮层视区80%是双眼驱动细胞,视觉系统存在有特殊的复合通道,大脑皮层对立体视觉的处理具有双眼性。因此,对斜视的治疗已不仅仅是解决眼位,改善外观,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术前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检查成为斜视手术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23例共同性外斜视儿童进行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对3年陈艾条燃烧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并通过所用质谱库(NIST 11.L)检索研究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分辨出87个色谱峰,鉴定出54个化学成分,约占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的88.505%,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苯酚(17.448%)、邻- 异丙基苯(5.369%)、乙酰胺(4.957%)、对二甲苯(3.527%)、3- 甲基丁酸(3.001%)等。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较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能够较全面反映出艾烟中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儿26例,对行患眼下斜肌后徙转位手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泪囊炎在婴幼儿较多见,但伴有鼻侧喙者罕见。现将我们经治的1例报告如下。岳××男30天,家长诉患儿出生后发现管状赘生物以蒂附着于左眼内眦部稍上方,圆柱形,根蒂稍细,顶端有孔,分泌物间断经孔溢出,无色较粘,哭闹时肿物呈勃起状,分泌物增多,渐增长,增粗。生后10天曾就诊当地医院耳鼻喉科,探针向肿物孔穿入探查后第二天出现左泪囊部红肿,左眼溢泪分泌物增多,脓性。入院诊断左眼内眦部肿物,左眼急性泪囊炎,否认遗传病史,患儿无眼局部用药史,否认眼外伤及手术史。入院查体:患儿全身一般情况良好,未见明显异常,神志清晰,哭声有力,皮肤黏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