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非癌性大咯血的超选择性介入治疗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价值,比较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探讨超选择性插管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85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分为两组,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组(A组)41例,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组(B组)44例。所有病例随访1-3年,通过观察止血情况、有无复发及并发症评价疗效。结果78例咯血治疗有效,其中A组36例,B组42例,总有效率91.8%(78/85)。65例立即止血。显效率76.5%,其中A组29例,B组36例;15例出血量明显减少,有效率15.3%,A组7例,B组6例。7例治疗无明显效果。两组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第1次治疗后19例复发,A组14例,B组5例,两组初次复发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脊髓缺血、肋间动脉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共4例。均为A组,B组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行支气管动脉及其它出血动脉栓塞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更安全有效,明显减少复发率及并发症,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
段宗强  曹跃勇  朱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95-2197
目的:通过对影像科PACS系统中数字化图像的测试,了解PACS系统中影响数字化图像的因素。方法:用标准测试图测试PACS系统的数字化图像。结果:通过测试了解PACS系统中影响数字化图像的质量(包括几何失真、亮度、分辨率及图像噪声)。结论:分析在PACS系统中影像科医生怎样观察数字化图像的因素,包括显示器的物理特性、影像工作站的环境以及人的感知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片。结果 68例早期乳腺癌发生于致密腺体型14例,多量腺体型21例,少量腺体型23例,脂肪型10例。X线表现为微小钙化25例(36.76%),肿块影23例(33.82%),结构紊乱9例(13.23%),局部密度增高影5例(7.35%),乳管造影异常3例(4.41%),血管增粗3例(4.41%)。其中有15例发生误诊(22.06%)。结论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不典型,诊断易受腺体类型的影响,影像与临床紧密结合可有效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在不同旋转状态下多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6例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者(患者组)及46例寰枢关节正常者(对照组)行寰枢关节静态中立位和功能左、右旋转位的多层螺旋CT扫描,各组扫描图像均做表面遮盖SSD法重建图像。测量两组寰齿前间隙(ADI)和寰齿侧间隙(LADS),并进行比较。结果ADI变化:对照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差别不大,患者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1)。LADS变化:对照组和患者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比较,均无规律性。结论寰枢关节静态中立位横断CT扫描对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的准确诊断意义不大。对临床怀疑有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者,应在常规横断CT扫描后,加做功能左、右旋转位状态下的多层螺旋CT扫描,有利于诊断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糖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高剂量组、木犀草素中剂量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每组各12例。正常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分别将木犀草素以1.5g·L-1、3g·L-1和6g·L-1的剂量在喂养高脂饲料的同时每天上午灌胃给药。结果:木犀草素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抗氧化能力(T—AOC)、巯基(SH)、一氧化氮(NO)。结论:木犀草素能有效预防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紊乱,降低其血糖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6.
段宗强  黄勇  曹跃勇 《四川医学》2011,32(10):1641-1644
目的探讨肌肉内粘液瘤的X线、CT和MR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例肌肉内粘液瘤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2例患者,例1位于腹直肌,彩超显示腹壁低回声团,其内可见点棒状血流信号。例2位于长收肌,X线片表现为左股骨上段小粗隆下方一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缘有硬化;CT表现为左大腿上段肌肉内囊性占位,增强扫描轻度强化,不均匀,周围骨质可见浅缺损;MR平扫呈稍长T1、混杂信号肿块,股骨上段内侧骨皮质局部不完整。结论罕见的肌肉内粘液瘤的CT、MR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综合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尤其是MR表现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现代营养过剩的富贵病,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失调是患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因素.笔者临床总结:分为一、脾气虚弱、运化不及.二、脾胃积热,伤津耗气.三、脾阳不足,痰湿阻滞.四、肝脾郁结,疏运失司,来灵活辩证施治,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与肺炎的CT征象特点,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2例炎症型BAC及20例肺炎的CT征象。结果炎症型BAC主要分布于肺外带胸膜下,CT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背景下的斑片状实变影,常伴空泡征、病理性含气支气管征及血管征、"卫星"腺泡结节、胸膜凹陷征及分叶征,一般无胸膜增厚;而肺炎常分布于中下肺叶,少见磨玻璃样密度、空泡征、病理性含气支气管征、分叶征及胸膜凹陷征,无"卫星"腺泡结节,慢性肺炎常可见邻近胸膜增厚。炎症型BAC与肺炎均不易引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CT检查对炎症型BAC与肺炎的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影像科PACS系统流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临床”的影像诊断新型流程,以信息流代替病人流,既方便病人就诊,又方便医生诊断。方法:引入电子科技大学的GD—PACS系统,从数字图像、DICOM标准、网络通讯、海量存储等应用层面搭建临床诊断的管理平台,研究和推出全新模式的技术平台。结论:PACS系统对于医院流程再造、提高医院临床诊断水平、降低科室运行成本、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临床"的影像诊断新型流程,以信息流代替病人流,既方便病人就诊,又方便医生诊断.方法引入电子科技大学的GD-PACS系统,从数字图像、DICOM标准、网络通讯、海量存储等应用层面搭建临床诊断的管理平台,研究和推出全新模式的技术平台.结论PACS系统对于医院流程再造、提高医院临床诊断水平、降低科室运行成本、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