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5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CNKI数据库,手检其他白血病相关杂志,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A、B、C级文章分别有3,5,3篇。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完全缓解率(CR)、总有效率(OS)、复发、感染等组间差异均显著性。结论:基于目前临床研究结果G-CSF不能增加患者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亦不能降低复发、感染。  相似文献   
2.
牟金金  杨敏  柳汝明  周俊翔  唐尧 《中国药房》2011,(28):2658-2660
目的:系统评价维生素D辅助治疗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VIP、CNKI数据库,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RCT。结果显示6周和8周痰涂片阴转率维生素D组较之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亦未缩短痰培养阴转时间(P=0.07);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结论:基于有限的证据,尚不能认为维生素D可以加快肺结核治疗的进程。对于维生素D在肺结核辅助治疗中的价值,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以提供更充分可靠的证据,尤其是针对我国人群的RCT。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0.1)、Cochrane Library(1996~2010.1)、EMbase(1974~2010.1)、CNKI(1994~2010.1)、VIP(1989~2010.1)和CBM(1978~2010.1)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其研究质量均为中等,合计133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优于柳氮磺吡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0,95%CI(1.04,1.17),P<0.05];在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82,95%CI(1.14,2.91),P<0.05;RR=0.86,95%CI(0.57,1.29),P>0.05];共有12个RCT报道了不良反应,美沙拉嗪组不良反应更少[RR=0.56,95%CI(0.42,0.73),P<0.05]。结论现有证据显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柳氮磺吡啶。但由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能影响到结果的真实性,因此上述结论尚有待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认。  相似文献   
4.
濮永杰  柳汝明  唐尧 《中国药房》2010,(20):1899-1902
目的:评价氨基水杨酸制剂奥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对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资料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12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总有效率、复发率方面与柳氮磺吡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评价方面,11个RCT比较了二者的不良反应,提示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拉嗪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并不优于柳氮磺吡啶。  相似文献   
5.
柳汝明  吴斌  唐尧 《中国药房》2010,(30):2855-2858
目的:系统评价131I联合抗甲状腺药物(ATD)与单独使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CBM数据库。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包括5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与单独组比较,在临床治愈率及甲减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I联合卡比马唑与单独组比较,在临床治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减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I联合丙基硫氧嘧啶与单独组比较,在甲减发生率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当前证据,131I联合ATD治疗甲亢与单独使用131I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科院校附属医院临床带教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现状;探讨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科院校附属医院实习本科生、临床药学教研室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对教师整体师德师风评价较高,但对"主动与学生沟通""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方面满意度不高;学生认为教学能力强、礼貌待人、作风正派、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TAC)与环孢素A(CSA)治疗胰肾联合移植(SPKT)术后排斥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SCI、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09年3月),纳入比较TAC与CSA治疗SPKT术后排斥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合计3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组胰腺存活率高于CSA组[RR=1.15,95%CI(1.04,1.27)];[RD=0.11,95%CI(0.03,0.19)],但两组急性排斥反应、病人存活率、肾脏存活率及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0.81(0.58,1.12)、1.00(0.94,1.05)、1.02(0.95,1.09)和1.00(0.83,1.20)。结论基于当前证据,TAC与CSA比较治疗SPKT术后排斥反应能提高胰腺存活率。治疗100例SPKT患者,TAC比CSA多让11例患者的胰腺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9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CBL结合多媒体教学组,以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作为评价方法.结果CBL结合多媒体教学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C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临床及药学思维,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且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适用于临床药物治疗的见习教学,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美  吴逢波  吴斌  柳汝明  唐尧 《中国药房》2010,(42):3991-3994
目的:系统评价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VIP、CNKI数据库,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塞那肽与胰岛素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7,95%CI(-0.02,0.17),P=0.13];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艾塞那肽组疗效不及胰岛素组[MD=1.21,95%CI(1.15,1.27),P<0.00001];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方面的概率2组相当[OR=0.69,95%CI(0.47,1.03),P=0.07]。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初步显示,艾塞那肽可以用于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斌  吴逢波  于磊  柳汝明  唐尧 《中国药房》2010,(22):2081-2083
目的:系统评价伊托必利对比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补充手工检索,对纳入伊托必利对比多潘立酮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RCT,B级文献11篇,C级文献7篇。总有效率及恶心、上腹胀、嗳气、呕吐、上腹疼痛、反酸的缓解率伊托必利组均高于多潘立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伊托必利组低于多潘立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饱、厌食的缓解率伊托必利组高于多潘立酮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当前证据,伊托必利治疗FD疗效优于多潘立酮,期待高质量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