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双侧盆神经损伤大鼠排尿功能障碍的可行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神经损伤组、干细胞移植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干细胞移植组即钳夹损伤大鼠双侧盆神经后,给予膀胱壁内多点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术后4周,各组大鼠分别进行膀胱功能学检测,并取材膀胱壁组织行Masson染色。结果:膀胱测压显示干细胞移植组大鼠随着膀胱内生理盐水灌注,膀胱内压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尿液排出,再逐渐降至基线,最大膀胱排尿压可达(29.02±5.84)cmH_2O,明显高于神经损伤组,而最大膀胱容量明显小于神经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壁组织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胶原面积占比明显低于神经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膀胱壁内移植可抑制双侧盆神经损伤大鼠膀胱逼尿肌纤维化,提高逼尿肌收缩力,从而部分修复大鼠的排尿功能,为临床治疗盆腔根治性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3.
局限型与浸润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局限型胃癌与浸润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980年1 月至2000年1 月20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生存情况按大体分型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型胃癌患者在性别、病灶位置、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癌拴发生率、生长方式、手术根治程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发病年龄和病灶大小静脉癌拴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型胃癌预后差,当肿瘤局限于肌层及浆膜下层时,两组胃癌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旦肿瘤浸润超过浆膜层两型胃癌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限型胃癌预后的与病灶位置和淋巴结转移程度密切相关;而影响浸润型胃癌预后的因素是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病灶大小。结论:局限型胃癌与浸润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其生物学行为特点采取恰当治疗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细胞系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YA转录共激活磷酸酶4(eya4)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在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eya4基因在5株膀胱癌细胞系、1株膀胱永生化上皮细胞系和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ya4基因启动子区在5株膀胱癌细胞系中,有4株出现甲基化,其甲基化率为80%;在人正常膀胱细胞系中甲基化阴性.eya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70.7%(53/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4%,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760,P<0.01).eya4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临床病理特征中如单发膀胱肿瘤与多发膀胱肿瘤相比,直径≤3 cm的膀胱肿瘤与>3 cm的膀胱肿瘤相比,低级别膀胱肿瘤与高级别膀胱肿瘤相比,浅表性膀胱肿瘤与浸润性膀胱肿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和性别无关.结论 基因eya4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肿瘤生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最令人瞩目、最鼓舞人心的焦点,肿瘤生物治疗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模式。肿瘤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基因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近几年来,肿瘤的生物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此对这些治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的进展情况及问题进行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4例口腔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临床触诊、MRI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的对比性研究,探讨MRI在口腔癌颈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4例口腔癌患者,行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淋巴转移12例,非转移(炎性淋巴结)12例,对其临床触诊和MRI扫描与颈淋巴清扫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MRI和临床触诊诊断颈部淋巴转移准确性分别为91·7%和75%;诊断炎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分别为83·3%和75%;同时口腔癌转移淋巴结的MRI表现,T1加权为均匀略低和等信号,T2加权表现为均匀的略高信号与高信号混合。转移淋巴结轮廓清晰,周围可出现不完全环状脂肪增生带,而炎性淋巴结在T1和T2加权上分别为等信号和略高信号,且周边欠清晰,边缘脂肪模糊。结论MRI相对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口腔癌术前常规颈淋巴转移普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通过进行溶血试验、结膜刺激试验以及皮内刺激试验来研究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此复合材料不引起溶血反应,无结膜刺激性并且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结论 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望成为一种良好的骨再生诱导材料,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使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microRNA-203(miR-20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Vita-Blue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系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差异并测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应用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aqman-qRT-PCR)检测27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膀胱癌细胞系5637、Um-Uc-3、J82、SCaBER、 T24、Biu87中miR-203的表达水平.同时构建带有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的miR-203超表达载体(pINDUCER21-EGFP-miR-203), 在吉西他滨化疗耐受的 Um-Uc-3细胞中转染 pINDUCER21-EGFP-miR-203,并用多西环素诱导表达,未诱导表达的为阴性对照,在化疗敏感的T24细胞中分别转染 miR-203 Antagomir 和 Antagomir control,同样使用 Taqman-qRT-PCR 和Vita-Blue方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系中miR-203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结果 在膀胱癌组织中miR-203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在膀胱癌细胞系 T24中miR-203的表达水平最高,Um-Uc-3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最低(P<0.01).膀胱癌细胞系T24和Um-Uc-3细胞中对吉西他滨的IC50值分别为(0.46 ±0. 08)ng/ml和(5. 94 ± 0. 53)ng/ml(P<0.01);pINDUCER21-EGFP-miR-203(D +)可以明显增加Um-Uc-3细胞的化疗敏感性,而miR-203 An-tagomir可以显著抑制T24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结论 miR-203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其高表达水平将提高膀胱癌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2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直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相关数据,电话随访明确每个患者的生存状况、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采用ROC曲线确定NLR最佳临界值,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肿瘤最大径、白蛋白、血红蛋白(Hb)、血糖、OS、PFS等临床数据,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A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果根据ROC曲线,NLR的cut off值为2.479,按NLR2.479和NLR≤2.479将患者分为两组,高NLR组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NL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血糖水平高于低NL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的PFS为6(2.25,18.00)个月,OS为18.5(7.50,29.75)个月,而低NLR组PFS为31.5(19.25,74.25)个月,OS为42(25.75,74.2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本组发现高NLR组发生转移的概率高(HR=7.402,95%CI:1.662~32.963),且死亡的风险大(HR=13.713,95%CI:1.287~146.093)。结论 NLR高低对于AC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