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综述脑肿瘤术后碳青霉烯类药物联用丙戊酸钠后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的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通过分析药品说明书,检索并整理碳青霉烯类药物联用丙戊酸钠导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的文献,分析其作用机制,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结果 说明书和现有文献均认为碳青霉烯类药物可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因此,加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安全给药剂量研究等将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实践依据。结论 脑肿瘤术后碳青霉烯类药物联用丙戊酸钠可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如何实现安全联合用药是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成骨细胞MC3T3-E中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的表达与淫羊藿苷(icraiin,ICR)和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部分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方法将诱导成熟分化的MC3T3-E1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DEX组、ICR组以及ICR+DEx组,通过Real—TimeRT—PCR来检测不同组中GILZ、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骨钙素(Oc)和碱性磷酸酶(ALP)mRNA表达。结果DEX能够提升GILZ、RANKL和ALP的表达,降低OPG、OC的表达,提高RANKL/OPG表达比率。ICR能够抑制G[LZ、RANKL和ALP的表达,提升OPG、OC的表达,降低RANKL/OPG表达比率。并且ICR能够抑制DEX诱导的GILZ、RANKL和ALP表达升高,逆转DEX诱导的OPG、OC的表达抑制。同时显著降低了RANKL/OPG表达比率。结论ICR通过抑制GILZ的mRNA表达,降低RANKL/OPG的表达比率,抑制破骨细胞成熟激活。ICR通过抑制ALP表达和提高OC表达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昊  杨建苗 《海峡药学》2010,22(3):16-18
目的建立二甲双胍片的溶出度试验方法,对3厂家生产的二甲双胍片(普通片,格华止和倍顺)的含量和溶出度进行比较。方法以蒸馏水1000mL为溶出介质,采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转速为100r·min^-1,温度为(37.0±0.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为233nm,并对溶出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各厂家二甲双胍片的溶出曲线有较大差异。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二甲双胍片的溶出度明显不一致,进行溶出度检查有助于控制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设计触发器筛查药物不良事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药物不良事件(ADEs)对提升患者安全很重要,但漏报经常存在。本文拟探讨触发器帮助发现ADEs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浙江省3家三级医院的2015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计过度抗凝触发器(使用华法林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6)、过度镇静触发器(纳洛酮作为阿片类药物导致过度镇静的信号),手工检索电子病历删除重复和假阳性ADEs,并与医院不良事件呈报数据进行比对。 结果:过度抗凝触发器发现了39例次潜在的ADEs,手工检索确认了9例次ADEs(PPV 23.1%),而过度镇静触发器发现了11例次潜在ADEs,手工确认了4例次ADEs(PPV 36.4%)。均未发现严重ADEs,但几乎所有的ADEs(12/13)未通过医院的自发系统上报。 结论:设计用药事件触发器可有效改善相关药物ADEs漏报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综述通过检索GoogleScholar以及Sci—enceDirect查阅大量近10年的相关文献,对染料木黄酮抗骨质疏松机制、抗骨质疏松药效、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多角度综述分析。结果表明染料木黄酮具有类似雌性激素作用,与雌性激素受体α的结合力大于雌性激素受体β的结合力,且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主要作用受体是雌性激素受体α,在抗骨质疏松研究中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都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其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包括抑制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的能力,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确切,而毒副作用则明显的低于双磷酸盐和特立帕肽。植物雌性激素染料木黄酮可能在未来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具有成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潜质。  相似文献   
6.
肉桂提取物醇质体凝胶经皮给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制备肉桂提取物醇质体凝胶,考察肉桂提取物醇质体凝胶的透皮速率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注入法制备肉桂提取物醇质体,将醇质体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凝胶混合制备肉桂提取物凝胶,采用♂SD大鼠皮肤和Franz单室扩散池作体外经皮研究,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接受池的肉桂酸含量,考察不同HPMC浓度、不同促渗剂和促渗剂浓度对肉桂提取物醇质体凝胶渗透速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HPMC浓度作为肉桂提取物醇质体基质时经皮渗透速率:2%HPMC〉3%HPMC〉4%HPMC〉5%HPMC≈醇质体。2%氮酮-丙二醇(1∶1)处理显示最好的促渗效果,渗透速率与醇质体相比:(4.38±0.47)μg·h1·cm2vs(1.53±0.31)μg·h1·cm2。结论 2%HPMC制备的肉桂提取物醇质体凝胶,能提高肉桂透皮速率,醇质体凝胶有望开发为肉桂提取物经皮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7.
杨建苗  周鹏 《海峡药学》2013,(8):161-163
调查我院2008~2011年4年中调节血脂药销售金额、销售量,采用金额分析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和分析。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额以每年近35%的增长速度递增,DDDs同步性较好。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他汀类药物,非诺贝特缓释胶囊的用药频度仅次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片。说明我院调节血脂药应用合理,管理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近年来固体脂质纳米粒克服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相关特点、水溶性细胞毒药物的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克服多药耐药以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结论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克服多药耐药的一种新策略。借鉴脂质体研究的经验,温度敏感、pH敏感、PEG化、与肿瘤靶向抗体联合应用以及与逆转剂联合应用等手段有望成为固体脂质纳米粒克服多药耐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建立和优化临床替考拉宁(TEC)HPLC分析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动学研究提供检测方法。方法用甲醇沉淀处理血液标本,Waters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利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色谱条件。实验设计通过改变柱温、p H、流动相的组成比例,验证每种条件对各成分分离度(R)、理论板数(N)和拖尾因子(T)的影响,并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TEC在大鼠肝脏和血清中的分布动力学。结果优化后流动相为0.05 mol·L-1KH2PO4缓冲溶液-乙腈(22∶78),用磷酸调p H至2.65,波长为200 nm,流速为1.2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为100μL。TEC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1 mg·L-1,在0.2204.8 mg·L-1内线性较好(r=0.995 8),相对回收率为(98.66±8.38)%100.75±8.32%,平均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9.83%和9.87%,分离度(R)为1.5。以15 mg·kg-1单剂量静脉给药的大鼠,3 h后测得血清和肝脏中TEC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7.01)mg·L-1和(14.99±3.54)mg·L-1,21 h后得血清和肝脏质量浓度分别为(3.19±1.53)mg·L-1和(13.39±2.39)mg·L-1。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和特异性强且稳定可靠,适用于临床TEC血药浓度的监测及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检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建立和优化临床万古霉素HPLC分析方法,为临床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调整万古霉素临床给药剂量和个体化差异给药提供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比较国内外已报道的万古霉素HPLC测定方法,利用本院WA—TERS液相系统进行方法验证,以40%的硫酸锌沉淀处理血液标本,最终选择Waters0DS2(250mm×4.6mm,5ttm)色谱柱为分析柱。实验设计通过梯度改变柱温、pH、流动相的组成比例,验证每种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容量因子(K),拖尾因子(T),分离度(R)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佳色谱条件为流动相0.05mol·L-1 KH2P04缓冲溶液(用磷酸调pH至2.85)-乙腈-甲醇(91.5:8:0.5),紫外检测波长为200nm,流速为1mL·min-1,柱温30℃,进样量为20止。结果万古霉素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O.05mg·L-1,在0.1~64.0mg·L。时线性较好(r=0.9992),相对回收率为97.5%~100.1%,日内、日问RSD均〈2%,R为2.1。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特异性且稳定可靠,适用于临床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及临床药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