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中应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中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对照组直接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对照组为2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为11.76%、生存率为82.35%,对照组分别为32.35%、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有膀胱保留需求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能减少术后复发,提升生存率,可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完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适应症,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3例,其中完全无管化PCNL(无管化组)46例,标准PCNL(标准组)4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变化。结果无管化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标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血红蛋白、血肌酐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于3 cm的肾结石、术中出血少、无需二次取石的患者,完全无管化PCNL具有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对已建立的输尿管结石进展为尿脓毒血症的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明确该预测模型是否适用于 临床实践。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17例,其中进展为尿脓毒血症者29例(尿脓毒 血症组),未进展为尿脓毒血症者288例(非尿脓毒血症组)。采用我科建立的预测模型,通过患者性别、功能性孤立 肾、肾积液平均CT值、尿白细胞计数(WBC)及尿亚硝酸盐等指标对2组患者进行尿脓毒血症风险预测,比较预测结 果与实际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分别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GiViTI校准曲线带验证预测模型的区分度 和校准度。结果 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74(95%CI:0.804~0.945),能较好地将尿脓毒血 症结局患者区分出来。GiViTI校准曲线带的95%CI区域均未穿过45°对角平分线(P=0.176),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与 实际观测概率接近,校准度良好。结论 模型预测输尿管结石进展为尿脓毒血症风险概率的准确性高,有助于提高 此类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和筛选能力。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筛查、综合治疗的开展使其早期诊断、治疗疗效有较大改善,但若实现前列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仍亟需新的生物标志物。循环肿瘤标志物来源于肿瘤组织,与肿瘤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该研究对循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结合导引鞘联合组合式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盂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2例较大肾盂结石(2~3 cm)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先经导引鞘下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再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对照组行经导引鞘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组成特点,并探讨针对性饮食预防指导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集的尿石症患者结石标本共1 168例,进行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结石成分给予不同的饮食预防指导,911例执行饮食预防指导为预防组,257例未遵循饮食预防指导为对照组,随访24个月,并将不同结石成分类型及随访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168份结石标本中,发生率最高的结石种类为草酸钙与碳酸磷灰石的混合结石,中年(41~60岁)为结石高发年龄段,占整个结石患者一半以上。随访患者中,预防组结石复发率约7.2%,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为27.6%,饮食预防时间与结石复发率呈现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草酸钙结石与碳酸磷灰石的混合结石发生率最高。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结石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其中中年发病率最高。针对性给予饮食预防指导可明显降低结石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14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43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均行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一期行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术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以解除梗阻,待患者感染控制后,二期行经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碎石术。结果一期行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术29例,单侧结石23例,双侧结石6例,均成功置入导管。不宜行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术或逆行插管术失败者,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共14例。待感染控制、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1个月后,再二期行腔内微创手术处理结石,碎石成功41例,碎石率95.35%(41/43),2例患者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出院后3个月随访,42例患者结石排净,结石排净率为97.67%(42/43),肾功能及肾积水程度明显改善,43例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术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联合腔内微创手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拟比较经尿道前列腺脓肿去顶术、经会阴前列腺脓肿穿刺术和全程抗感染药物治疗3种方法在前列腺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例前列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及资料。临床随机分为三组:经尿道前列腺脓肿去顶术组(7例)、经会阴前列腺脓肿穿刺术组(6例)和全程抗感染药物治疗组(8例)。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尿道前列腺脓肿去顶术组、经会阴前列腺脓肿穿刺术组和全程抗感染药物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51±2.65) d、(22.21±5.13) d和(19.18±9.64) d,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中经会阴前列腺脓肿穿刺术组的患者中有1例出院后2周复发再次入院继续药物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经尿道前列腺去顶术组的患者中有1例术后残留脓肿引起复发再次行经尿道前列腺去顶术,全程抗感染药物治疗组的患者均无复发,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经会阴前列腺脓肿穿刺术作为对适合患者的一种重要微创治疗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脓液引流过程中的创伤和风险,经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条件下上尿路结石术后双J管后形成管壳结石的发生率,进一步了解双J管壳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指导预防术后结石形成。方法〓分组统计不同留置时间、尿酸碱值、感染指标下双J管壳结石的发生率,利用红外光谱法对我院560例留置双J管的尿结石行结石成分分析,统计双J管壳形成结石的尿石成分比例。结果〓138例双J管留置1个月内,出现14例,占10.1%;258例留置1个月到3个月,出现31例,占12%;102例留置3个月到半年,出现32例,占31%;62例留置半年以上,出现26例,占41.9%。含草酸钙成分的有432例,发生管壳结石56例,占13.0%;含尿酸成分的有89例,发生管壳结石56例,占62.9%。PH<6.5、尿白细胞升高的双J管壳结石发生率高。结论〓双J管停留时间过长、酸性环境、合并泌尿系感染是双J管壳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缩短留管时间、碱化尿液可能是预防双J管表面结石形成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