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0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raves病相关性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Graves病相关性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近期预后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Graves病肾损害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及2年以上随访结果。结果 Graves病肾损害临床上以蛋白尿为主,表现为肾炎综合征(77.8%)或肾病综合征(22.2%);其肾脏病理表现多样化,4例(44.4%)为系膜增生性肾炎,3例(33.3%)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22.2%)为膜性肾病。为加强Graves病治疗,并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治疗有效。随访期内,3例(33.3%)在病程中因Graves病复发而肾病加重,其中1例出现肾功能损害;3例(33.3%)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肿瘤等合并症。结论 Graves病可继发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及近期预后不尽相同,预后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并总结抢救低血容量休克病人时使用佳乐施(Gelofusine)的体会.方法:对1995年~2003年间外伤、车祸伤及肿瘤手术中大出血病人(使用佳乐施超过1000 ml者30例),按预后分为两组:A组(n=27)为成功抢救组,B组(n=3)为死亡组.统计两组的出血量、尿量、输液量、输血量、佳乐施用量及术毕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值.数据以x±s表示.分析出血量与佳乐施用量及术中最低Hct值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中单一病例佳乐施最大用量7 000 ml,最小用量1 000 ml;最大出血量13 000 ml,最小出血量2 200 ml;最高Hct值33.4%,最低Hct值11.3%.佳乐施平均用量与平均出血量之比为0.53:1;B组中单一病例佳乐施最大用量18000 ml,最小用量3 000 ml;最大出血量20 000 ml,最小出血量6 000 ml;最高Hct值9%,最低Hct值4.1%.佳乐施平均用量与平均出血量之比为0.71:1.因术中大出血佳乐施用量接近或超过10 000 ml者3例,存活2例.结论:佳乐施对于因渗透压下降引起的血管内容量不足和组织水肿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在大出血时不能完全代替输血,应严密观察凝血状况,防止血液过度稀释.  相似文献   
3.
职业健康监护是防治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贯穿于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全过程,任何环节未落实,都可能危及健康,致职业病不能早发现,早诊治。现将我县灵山瓷厂发现的矽肺病1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杜艺  李宓  李杰  陈铃  周文英 《医学争鸣》2007,28(13):1224-1226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高瘦素血症与瘦素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肾小球滤过率、体质指数及炎症、空腹胰岛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50例分别处于不同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的,并计算其体质指数.RT-PCR法检测15例终末期肾衰患者腹部脂肪组织瘦素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瘦素蛋白表达.结果: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平均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体质量指数之间呈正相关(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瘦素与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空腹胰岛素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肪组织瘦素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瘦素水平与瘦素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导致的瘦素清除减少有关;终末期肾衰患者脂肪组织瘦素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慢性肾衰高瘦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慢性肾衰患者体内常见血清酶含量的变化及两者的差异性。方法急性肾衰(ARF)和慢性肾衰(CRF)患者及正常健康人3组各3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CP),淀粉酶(AMY),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α一羟丁酸脱氢酶(HBDH)。结果(1)与正常健康人比较,急慢性肾衰患者血清AMY、LDH、HBDH均显著升高(P<0.01),CK次之(P<0.05);血清ALP在CRF组明显升高(P<0.05),而ARF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CRF组比较,ARF组血清LDH、HBDH明显升高(P<0.01),而AMY、ALP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CK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ALP、AMY、LDH和HBDH变化有助于临床上鉴别急、慢性肾衰。  相似文献   
6.
新型人工肝单纯白蛋白透析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目的 以人体白蛋白作为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观察其对肝衰竭的疗效,并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进行比较。方法 18例肝衰竭患者中12例行单纯白蛋白透析(SAD),6例行MARS,每次均为6h,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治疗2~6次。SAD以4000ml白蛋白溶液(质量浓度45g/L)作为透析液,置于袋中封闭循环使用,血流量250ml/min,透析液流量10L/h。分别于治疗前后取血样,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氨、内毒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另于治疗1、3和6h时分别测定血清与白蛋白透析液中的胆红素水平,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临床表现。结果 SAD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肝功能好转,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压上升,并发症部分缓解,特别是肝性脑病明显改善,并且不良反应少,治疗有效率高;PTA显著提高(P〈0.05),血中尿素氮、肌酐、胆红素、胆汁酸、血氨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但胆红素清除速率随着时间延长也逐渐减缓;SAD(质量分数为4.5%的白蛋白)治疗肝衰竭的疗效与MARS组基本相同(P〉0.05),但前者操作更简便,成本更低。结论 SAD能清除蛋白结合毒素,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其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肯定,简单方便,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37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血型相关性的报告杜艺刘凤兰本文分析自1985~1995年在我院相关科室住院治疗及门诊随诊的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以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1条分类标准为依据)〔1〕的ABO血型分布,均为女性...  相似文献   
8.
杜艺  李宓  李杰  彭莉 《中国血液净化》2007,6(6):314-316
目的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nd-stage diabetic nephropathy ESDN)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液葡萄糖浓度的适合数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ESDN患者42名分为对照组、Ⅰ组、Ⅱ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时分别使用无糖透析液和葡萄糖浓度为4.5mmol/L、6.0mmol/L的含糖透析液,并检测患者每次透析1、2、3h的血糖浓度;之后所有患者改用葡萄糖浓度为6.0mmol/L的透析液透析,测定单次透析前后血清果糖胺(serum fructosamine FA)水平及透析2h血糖水平.透析前血清FA高于2.2mmol/L的患者为A组,血析前血清低于2.2mmol/L的为B组.结果 ①416次透析中对照组及Ⅰ组患者各时段低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Ⅱ组并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与Ⅰ组患者各时段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②透析2h及3h各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1h,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而各组透析2h与3h时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③A、B两组透析2h时B组低血糖的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④透析前后血清FA的变化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①使用无糖透析液及透析液葡萄糖浓度为4.5mmol/L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高于使用透析液葡萄糖浓度为6.0mmol/L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②透析前血清FA低于正常的患者血液透析中容易发生低血糖;③血液透析不能清除血清FA.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 TMZ)预处理对大鼠肾组织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TMZ 10 mg/kg灌胃5 d后,建立缺血再灌注(IR1)、缺血再灌注后处理(IPO1)、假手术(S1)模型;B组生理盐水灌胃5 d后,建立缺血再灌注(IR2)、缺血再灌注后处理(IPO2)、假手术(S2)模型。检测各组末次恢复肾脏血供0、6、12、24、48 h后血清SCr、BUN、NGAL、IL-18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缺血-再灌注石蜡包埋切片肾组织损伤形态学改变。结果 IR1组与IPO1组相比,在各时间点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IR1组与IR2组相比,在6 h时IR2组的NGAL、IL-18、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上升,12 h时BUN亦上升,24 h时IR2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IR1组,48 h时BUN、SCr高于IR1组(P均<0.05)。 IPO1组与IPO2组相比,在6 h时IPO两组的NGAL明显上升,12 h时除SCr外均上升,24 h时除NGAL外其他指标均高于IPO1组,48 h时BUN、SCr、肾小管损伤评分程度高于IPO1组( P均>0.05)。 IR1组与IPO2组相比,在6 h时IPO2组NGAL上升,12 h时除SCr外其他指标均高于IR1组,48 h时SCr仍显著高于IR1组(P均>0.05)。结论在大鼠肾脏IRI发生之前即预防性使用TMZ可减轻其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老年MODS患者,CBP治疗72h。在治疗0,24,48,72h时,测定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情况判断其抗原呈递功能(流式细胞仪),ELISA法测定细胞因予水平(TNF-α、IL-6、IL-10);同时观察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结果18例患者在接受CBP治疗时,(1)单核细胞分泌功能:治疗前单核细胞分泌活跃,治疗后该组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6和IL-10均明显减少(P〈0.05)。(2)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与正常人相比,MODS患者单核细胞表达HLA—DR都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明显改善(P〈0.01)。(3)单核细胞数量:治疗前,与正常指标比较单核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单核细胞数量明显上升接近正常水平。CBP治疗后,血浆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4)7例死亡患者IL-10较其他患者明屁升高,HLA—DR的表达则明显低下,CBP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1)CBP能明显改善老年MODS患者单核细胞功能,重建机体免疫系统内稳状态。(2)HLA-DR持续低表达和高血浆IL-10水平者预后差。(3)对免疫过度激化伴血浆细胞因子明硅升高者,CBP显示了是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