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先天性膈疝(CDH)患儿的临床治疗策略。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7例重症CDH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受试儿一般临床资料、治疗、转归及术后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本组7例重症CDH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如下。①一般临床资料:7例患儿中,男、女性患儿分别为4例(No.2、5~7)与3例(No.1、3~4);1例(No.4)为足月单纯低出生体重儿,1例(No.7)为足月低出生体重合并多系统畸形儿,5例(No.1~3、5~6)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2例(No.2、7)为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婴儿,均合并染色体异常。娩出方式:5例(No.1~4、7)经剖宫产术娩出,2例(No.5~6)自然分娩。4例孕母(No.1~2、6~7)有流产史。②治疗情况:除No.6患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外,其余6例在手术室或产房采取气管插管、高频振荡通气(HFOV)、禁食、胃肠减压治疗。No.1患儿因合并多发复杂畸形,患儿家属放弃手术治疗,3例(No.4~6)经左侧胸后外侧切口入路手术,3例(No.2~3、7)经左上腹切口入路手术进行CDH修补术。③转归:1例(No.1)术前放弃治疗后死亡,3例(No.3~4、7)术后死亡。这4例死亡患儿中,除No.4患儿外,No.1、3、7患儿均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系统畸形。3例(No.2、5~6)患儿采取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均合并早产、低出生体重、其他非复杂畸形。对这3例痊愈患儿术后随访结果显示,1例(No.2)术后1个月CDH复发,经再次CDH修补术治疗后,膈肌完整,截至随访时未见复发;No.5~6患儿截至随访时,均生长发育良好。 结论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是影响重症CDH患儿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重症CDH患儿娩出后采取即时气管插管、HFOV、延迟手术修复(DSR)等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该病患儿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92例,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骨肽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4例。玻璃酸钠组清除关节积液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g/次,1次/周,治疗5周;骨肽组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4~1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治疗20 d。联合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和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治疗,用法用量、疗程同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血清学指标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 治疗后,玻璃酸钠组、骨肽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44%、75.00%、90.63%,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这些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玻璃酸钠组和骨肽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榆林市第一医院2008-07~2012-11年67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随访2年。结果 6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标准评分进行评估,优52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2%,结论 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临床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骨折创伤与单纯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预防血栓相关并发症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创伤患者180例,按骨折类型分为多发骨折组78例与单纯骨折组102例,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血小板参数水平的差异。结果多发骨折组、单纯骨折组PT、aPTT、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发骨折组均显著低于单纯骨折组(P0.01)。多发骨折组、单纯骨折组Fbg、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发骨折组均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多发骨折组、单纯骨折组PLT、PDW、MPV、P-L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发骨折组均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结论骨折尤其是多发骨折创伤患者发生血栓相关并发症风险甚高,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血栓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性评估与预防指导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注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与口服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一组患者注射LMWH(置LMWH组),另一组患者口服利伐沙班(利伐沙班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13.33%与利伐沙班组15.5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MWH素和利伐沙班均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且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7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内固定组35例,采用内固定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5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评价内固定组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死亡人数。结果:内固定组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较内固定术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优于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MOP人群发生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40例PMOP性椎体骨折患者(观察组)和40例无骨折的PMOP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1NP、β-CTX、bALP、TRAP-5b及IGF-1。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采用Losgistic回归模型判定PMOP性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BMI、血清25(OH)D、IGF-1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P1NP、β-CTX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sgistic回归分析BMI、25(OH)D与PMOP性椎体骨折呈负相关,是PMOP性椎体骨折的保护因素。而P1NP、β-CTX与PMOP性椎体骨折呈正相关,是PMOP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MOP性椎体骨折发生风险与年龄、绝经年限无关,与BMD、bALP、TRAP-5b、IGF-1、血钙、血磷等生化指标之间亦无关联。结论 P1NP、β-CTX、25(OH)D及BMI是PMOP患者预测骨折风险的理想指标,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能预防PMOP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比较不同手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为临床合理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7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分为A组50例与B组37例,A组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治疗,B组则采取单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随访6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和随访6个月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随访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3 d(P<0.05)。 A组患者术后3 d、随访6个月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相比单纯短节段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更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椎体高度丢失,显著降低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质相对比较脆弱,使得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力相对较差。当前,临床上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螺钉的方法能够提高螺钉固定能力,但是患者治疗时水泥渗漏以及螺钉取出困难成为其解决问题。目的:研制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探讨其生物力学特性和安全性及实用性,为临床骨质疏松脊柱疾病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京中医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集的6具73例完整湿润脊柱标本资料进行分析,标本中共有42个椎体。入选椎体在一侧椎弓根置入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后采用骨水泥推杆和灌注筒在X射线辅助下向其内灌注2 mL骨水泥设为实验组,对侧椎弓根置入常规螺钉作为对照组,观察骨水泥弥散情况。结果与结论:骨水泥由稀糊状期进入团状初期的时间为三四分钟;糊状期骨水泥采用注射器抽取注入灌注筒中更为方便;灌注筒和螺钉尾部的螺纹连接方便、紧密,无渗漏;推杆可以提供足够的灌注力;骨水泥在中空和侧孔处弥散出螺钉,侧孔排列规律性强,且各侧孔间距相等;常规椎弓根螺钉极限强度、极限位移显著高于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P < 0.05);常规椎弓根螺钉屈服载荷以及屈服位移显著低于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P < 0.05);骨水泥在可灌注骨水泥螺钉周围弥散分布规则,骨水泥由4排侧孔向不同的方向弥散入周围骨松质,且与相邻骨水泥团融合;新型可灌注骨水泥螺钉轴向拔出力较对照组增加了114%(P < 0.05);新型可灌注骨水泥螺钉最大旋出力矩,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果证实,新型设计的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推杆和灌注筒应用更加方便,能够有效控制骨水泥渗漏,提高椎弓根的稳定性且能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广为使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109例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与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的比较,探讨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109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59例,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功能评价、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并发症等。结果:DHS在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并发髋内翻方面与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比较优势显著。结论: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适应证宽,出现内固定失效和并发证与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功能锻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