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顾克金  李相元  杨燕  田文静  孙祖真 《齐鲁药事》2012,31(5):296-297,30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和丹红注射液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对其治疗机制加以探讨。方法将8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高压氧每日一次及胞磷胆碱0.75 g每日一次静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及丹红注射液每日一次静滴,14 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测MoCA,P300潜伏期作为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的指标,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均有显著提高,P300潜伏期均有明显缩短,RI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较传统治疗方法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转运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哺乳动物转运葡萄糖的主要载体,介导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由膜外转运至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3与脑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脑缺氧缺血可影响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3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脑组织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转运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哺乳动物转运葡萄糖的主要载体 ,介导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由膜外转运至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 1和 3与脑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密切相关。研究证实 ,脑缺氧缺血可影响葡萄糖转运蛋白 1和 3的基因表达 ,从而影响脑组织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青年人卒中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病因和危险因素相对于传统的老年人卒中更为复杂.文章针对该领域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特征等进行研究,探讨脑血管病与继发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6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6.79%(56/825),脑出血组高于脑梗死组(P<0.05),早发性多于迟发性,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最多(42.9%),皮质病变继发癫痫者明显高于皮质下病变(P<0.05),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继发性癫痫多见于脑血管病初期,其发病率与脑血管病的类型、病灶部位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舍岩针法始于朝鲜中期(1644年以后),由舍岩道人所创,因此命名为舍岩针法.该针法的原理是五输穴的五行配属和相生相克,故又称为五行针法.此法配方严谨巧妙,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疗效卓著.在此,笔者把舍岩针法之原理与配方公布于众,以供同道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1天、2天、3天、7天时血脑屏障GLUTl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脑缺血后3小时血脑屏障GLUT1的表达开始增加.以后逐渐升高,1天时达高峰,2天时下降.7天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脑缺血后血脑屏障GLUT1的表达增加;此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是血管性痴呆(VD)的前期阶段,是防治VD的最佳时机,因此早期识别mVC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老年人是腔隙性脑梗死(LI)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高危人群,探索老年人LI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用蒙特利尔智能评价量表(MoCA)对120例老年LI病人的VCI及其与病变部位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不同病变部位对各认知域的影响。方法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84例非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腔梗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83%,对照组为26.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腔梗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评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功能、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能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额叶深部、基底节区、颞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对各认知域功能均有影响,但对空间及执行能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影响更明显,执行功能障碍是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认知损害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脑缺血后血脑屏障(BBB)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法建立大鼠高血糖模型,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后1h、3h、6h、12h、1d、2d、3d、7d时BBBGLUT1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血糖组大鼠及高血糖组大鼠脑缺血后BBBGLUT1的表达均增加,除脑缺血后7d外,高血糖组脑缺血后各时间点GLUT1的表达均低于正常血糖组(P〈0.01)。结论高血糖可降低脑缺血后BBBGLUT1的表达,隆低BRB蒴菊搐接请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