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髌股关节病变是膝关节前区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髌股关节运动轨迹异常是引起髌股关节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因此髌股关节运动轨迹一直是研究热点。用于描述髌骨相对于股骨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外移、外翻以及外旋。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决定髌骨运动轨迹的主要因素有股骨滑车关节面骨性几何学形态、股四头肌以及髌骨内外侧韧带结构,实验研究具体方法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结果。该文检索主要描述正常髌股关节运动轨迹的研究文献,就具体研究方法及髌骨外移、外翻及外旋运动轨迹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在膝关节屈曲0°~90°范围内,髌骨相对于股骨总体表现为外移、外翻;在0°~30°范围内,髌骨相对于股骨先表现为内移,而后再持续外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蒲地蓝消炎片进行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 对处方中的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4味药材采用显微或TLC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含量测定中黄芩苷进样量在5.008~100.16 µ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黄芩苷的加样回收率为98.87%,RSD为0.95%(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受外界干扰因素少,重现性好,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仰卧位改良后内侧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4例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45例, 女9例;年龄(47.7 ± 13.1)岁。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2组:仰卧组24例(采用仰卧位改良后内侧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和俯卧组30例(采用俯卧位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影像学结果(包括骨愈合时间和关节面复位优良率)、踝关节活动范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曼彻斯特牛津足部评分(MOXFQ)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仰卧组和俯卧组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19.4 ± 4.4)、(17.8 ± 4.2)个月。仰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下胫腓联合固定率和关节面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0.8 ± 9.9)min、(9.5 ± 2.4)d、(8.4 ± 1.4)周、33.3%(8/24)和95.8% (23/24), 俯卧组为(89.9 ...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体质量现状,并分析影响其体质量变化的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与疾病资料调查表、减重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子宫内膜癌保育患者超重肥胖发生率为82.4%;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前体质量指数≥24和减重时长<3个月是影响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体质量变化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体质量现状为超重肥胖人数占比较高,保育患者体质量上升受多个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专业、个性化、全程的减重指导与随访。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原称Graves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GO,格雷夫斯眼病),是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格雷夫斯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最常见的甲状腺外表现,发生于约50%的格雷夫斯病患者[1]。近年研究显示,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以腹针加运动疗法治疗,腹针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气旁、滑肉门、外陵。针刺完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共24次。对照组以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运动疗法的手法及疗程同观察组。结果通过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四肢FMA评分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FMA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miRNA-9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基因修饰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MSCs并构建miRNA-9-1慢病毒载体.成功建立84只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MSCs组及miRNA组,每组28只.脊髓损伤后1周,对MSCs组大鼠进行MSCs移植,对miRNA组大鼠移植miRNA-9-1慢病毒载体感染的MSCs,对照组大鼠仅在损伤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选择不同时间点对大鼠后肢进行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并行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各组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 细胞移植4周后,各组大鼠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iRNA组评分较MSCs组及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miRNA组的NF-200阳性面积较MSCs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大,GFAP阳性面积较MSCs组及对照组明显减小,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9在MSCs横向分化为神经元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并通过促进轴突再生,减少脊髓损伤部位反应性胶质细胞的数量等机制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国医疗救助政策的关键要素与不足,为后续我国医疗救助相关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3年11月—2022年2月我国政府颁布的医疗救助相关政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梳理52份政策文件,其中,政策工具方面,供给型政策工具77项(27.02%)、环境型政策工具91项(31.93%)、需求型政策工具117项(41.05%)。结论:我国医疗救助相关政策存在供给型政策工具应用较少,环境型政策工具缺乏考核激励类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内部运用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应增加供给型政策工具应用,重视资金支持、财政投入以及基层能力建设;关注环境型政策工具中考核评估工具的应用,加强对医疗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监测与评估;关注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提高统筹层次等方面工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以发现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及 ROC曲线判断术前血清TSH水平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623例患者,最终组织病理学结果示良性结节126例(20.2%)、恶性结节497例(7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术前血清TSH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是独立影响因素。即使TSH水平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其水平越高,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越高:与TSH<0.27 mU/L的患者相比,TSH在2.501~4.2 mU/L之间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增加(OR=5.842,95%CI:2.164~15.775,P=0.005 6)。对术前TSH水平行诊断效能(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652,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关的切点值为1.06 mU/L,特异度为75.8%,敏感度为46.1%。结论术前血清TSH水平可能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