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多发生在体育运动和交通事故伤中,ACL损伤后难以获得自愈,可产生明显的膝关节前向不稳,继发关节软骨和半月板损伤,导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必须及时修复.选择何种方法和材料进行ACL重建一直是不断探讨的课题.自2001年4月~2004年12月,作者对14例ACL损伤患者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关节镜下重建ACL,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9月192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临床资料。侧卧位,腋中线第5肋间3.5~5 cm切口,完成肺叶切除和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均痊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无二次手术,其中2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中转开胸9例(4.7%),并发症11例(5.7%)。手术时间(112.4±37.2)min,术中出血量(103.4±53.8)ml,清扫淋巴结(13.8±6.3)枚,无肺漏气的186例胸管引流时间(1.9±1.3)d,住院时间(6.4±2.4)d。p TNM分期ⅠA期34例,ⅠB期51例,ⅡA期49例,ⅡB期34例,ⅢA期24例。192例随访1~35个月,平均10.3月,其中72例24个月。17例术后15~34个月复发或转移。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安全、有效,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对该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80例DN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各40例的对照组(门冬胰岛素单药治疗)及研究组(瑞舒伐他汀+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肾功能指标均下降,相比组内治疗前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指标、血脂、肾功能指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DN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糖、血脂的控制效果更好,能阻止、延缓DN的发展,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病,其手术治疗已有百年的历史。自从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以来,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一直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LS)的首选及标准术式,如果同时合并侧隐窝狭窄,还需切除部分或全部小关节突。该术式容易导致术后腰椎不稳、疤痕粘连及医源性椎管狭窄等。为了减少对脊柱结构的破坏,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减少术后疤痕粘连及硬脊膜粘连,我们以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为辅助,明确狭窄部位,开展选择性多处扩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临床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同时应用抗感染对症的情况下,治疗组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采用自拟方(西洋参、黄芪、三七、白花舌蛇草、银花、连翘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对照组治愈24例,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本方有益气扶正,活血祛瘀,清热解毒退热之功。  相似文献   
6.
霉变甘蔗中毒1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霉变甘蔗中毒的疗效。方法对就诊的霉变甘蔗中毒病儿1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例轻度中毒者治疗3d痊愈出院。中重度中毒者12例,其中10例经治疗10d出院。2例由于惊厥难以控制,昏迷时间超过3d,治疗2周仍遗留有失语,肌张力低下等后遗症,服用中药治疗2周而愈。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霉变甘蔗中毒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34例和开胸组35例,胸腔镜组患者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开胸组患者经左后外侧开胸行传统的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于术后1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于术后1、3、5d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个月,胸腔镜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开胸组,其中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0.48±8.68)%、(75.25±7.33)%,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78.20±7.35)%、(74.56±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70,P=0.042;t2=2.111,P=0.039)。胸腔镜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1、3、5d分别为(2.80±0.72)、(2.09±0.66)、(1.23±0.68)ng/mL,均明显低于开胸组患者(3.50±0.70)、(2.57±0.76)、(1.66±0.7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IL-6、IL-10术后1、3d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点IL-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食管癌根治后患者肺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式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式,且腔镜手术在降低术后炎性反应方面较传统开胸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颈椎病术式选择及疗效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式选择的原则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例,前路手术18例,后路手术1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例。将患者年龄、病程、脊髓最大压迫处矢状径、手术方式及椎间高度增加值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年龄、病程、脊髓最大压迫处矢状径及椎间高度增加值影响术后疗效,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不影响疗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关键在于切除引起症状体征的、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压迫脊髓的病变,同时要有效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与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比较,探讨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97例,依手术入路方法随机分为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组和尺骨鹰嘴截骨组,随访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97例均获随访,创口愈合良好。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2±4.5周。根据改良Cassbaum评价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37例,良43例,可13例,差4例。与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比较,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疗效更优(P〈0.01)。[结论]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双钢板固定具有创伤小、术中内固定放置简单、骨折复位良好、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三磷酸腺苷对重度血栓负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后提示靶病变为重度血栓负荷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急诊PCI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血栓抽吸组(A组,n=54)、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B组,n=54)和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三磷酸腺苷组(C组,n=54)。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急诊PCI前、术后的冠脉造影结果;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发生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肌钙蛋白I峰值、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以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冠脉造影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校正心肌梗死溶栓实验血流计帧(CTFC)分级正常血流的比例C组高于A组和B组(90.7%vs. 68.5%、74.1%,P均0.05)。术后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的比例C组高于A组和B组(88.9%vs. 70.4%、72.2%,P均0.05)。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发生率C组低于A组和B组(7.4%vs. 25.9%、24.1%,P均0.05)。术后3组患者CK-MB和肌钙蛋白I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NT-proBNP水平C组低于A组和B组[(983.8±269.8)ng/L vs.(1145.4±392.5)ng/L、(1125.1±378.1)ng/L,P均0.05]。术后5~7 d LVEF C组高于A组和B组[(52.9±6.7)%vs.(48.9±8.5)%、(49.6±8.3)%,P均0.05]。术后3组患者30 d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总MACEs发生率C组低于A组和B组(3.7%vs. 18.5%、16.7%,P均0.05)。3组患者术后出血事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重度血栓负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和三磷酸腺苷冠状动脉内注射与单纯血栓抽吸及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相比,可以获得更好的心肌再灌注、改善心功能并降低PCI后30 d的总MACEs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