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呼气阀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A、E组各20例,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无创性人工通气,A组选用“鱼嘴型”呼气阀,E组选用“单向圆盘型”呼气阀;A、E组由经规范化培训1周的医护人员按无创性人工通气程序操作,每次2—3小时,每天1—2次,疗程5—7天。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查血气分析。结果:A、E两组与对照组相比PaCO2明显下降(P<0.05),症状明显减轻;A、E两组相比PaCO2下降差异无显著性,但E组患者感觉舒适,易于接受。结论:无创性人工通气时使用“鱼嘴型”及“单向圆盘型”呼气阀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观察BiPAP无创通气对重症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9例急性发作期的重症难治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19),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同时予鼻(面)罩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BiPAP无创通气治疗后,试验组pH值、PaO2、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效果好,并发症少,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肺结核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可疑肺结核患者,在其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留取BALF,并测定其ADA浓度,按照最终确诊分为结核组与非结核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BALF中的ADA浓度对诊断肺结核的意义,以及确定最佳ADA临界值。结果结核组的BALF中ADA浓度明显高于非结核组(P<0.05)。当以BALF中ADA≥11.50 U/L为临床诊断肺结核的标准时,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81.1%。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ADA检测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作为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可列入临床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22例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体情况,方便临床预判和治疗。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22例接种灭活疫苗后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血检结果、核酸及抗体、胸部影像学及治疗方法等,以了解接种灭活疫苗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体变化情况。结果 22例COVID-19患者中位年龄34.5岁,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8例)、咳痰(3例)、纳差(3例)、发热(1例)、胸闷(1例)、咽喉不适(1例)、鼻塞流涕(1例)等;胸部影像学有单侧肺炎(2例)及双侧肺炎(7例),表现为磨玻璃影(5例)或磨玻璃合并斑片影(4例)。入院时1例患者查新冠病毒抗体IgM(+)IgG(-),3例IgM(-)IgG(-),4例IgM(-)IgG(+),14例IgM(+)IgG(+)。结论 本次我院诊治的接种灭活新冠疫苗(Vero细胞)后COVID-19患者,以青中年男性居多,临床分型以普通型患者为主,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咽喉不适等,胸部影像学可出现单侧或双侧磨玻璃影或斑片影渗出病灶,经氧疗、中药等常规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预后良好。接种灭活新冠疫苗(Vero细胞)后再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可在短期内迅速产生大量IgG抗体。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因急性发作而导致呼吸衰竭 ,应用无创性人工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取得进展 ,但选择哪种呼气阀最适合病人 ,不同呼气阀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有无显著影响 ,仍值得探讨。我们分别选用“鱼嘴型”及“单向圆盘型”呼气阀 ,用BiPAP呼吸机对 6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无创性人工通气治疗。临床资料1.对象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 60例 ,男性 44例 (A、B组各 15例 ,C组 14例 ) ,女性 16例 (A、B组各 5例 ,C组 6例 ) ;平均年龄 62岁± 12岁。COPD病程 6~ 10年 (平均 8年± 2 .5年 ) ;三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具有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吸氧治疗重症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重症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内科药物护理治疗,但实验组39例患者利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利用常规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对此类患者的方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治疗组pH值持续改善,但对照组pH值在4~24 h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呈现PaO2升高,PaCO2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治疗组在治疗4 h、24 h、72 h对比对照组血气改善的程度明显,与治疗前相比pH、PaO2升高幅度增大,PaCO2下降幅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COPD急性发作患者,应在其急性发作期及时对其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雾化吸入、口服与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GCS)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中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口服泼尼松组及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h和第7d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值明显高于治疗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与口服泼尼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口服泼尼松组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结论 GCS对AECOPD有较好的近期疗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泼尼松组,但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口服泼尼松组及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作为GCS治疗中重度AECOPD的另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CRP)测定,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变化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136例COPD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42例为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对照组94例为缓解期COPD患者。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CRP及炎性细胞,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等。结果实验组:CRP测定平均值为(55.31±14.81)mg/L,对照组:CRP测定平均值为(7.2±4.0)mg/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9.3096,P〈0.01);实验组CRP值的阳性率、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值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上通过测定CRP可以有效诊断COPD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利迭吸入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COPD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以茶碱缓释片口服,并酌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以舒利迭吸入。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明显优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可减慢COPD患者FEV1的下降速率,改善肺功能,增加运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行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以寻找更好的防治对策,减少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2年12月—2004年12月进行机械通气发生VAP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患者56例,发生VAP31例,发生率为55.4%,发生VAP平均时间(7.2±3.9)d。经鼻插管VAP发生率为70.8%,置管≥6dVAP发生为75.0%,单一高危因素者病死率11.1%,3个或以上高危因素者病死率60.0%,首位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6.3%),G-杆菌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较敏感,G+球菌则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不高。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选择合适人工气道留置方式,可减少高危因素且减少VAP的发生,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VAP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