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目的 减少静配中心漏审的不合格医嘱数量.方法 按品管圈理论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执行,分析导致不合理医嘱漏审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价效果.结果 静配中心在审方过程中漏审的不合理医嘱明显减少,每周由15.4组降至每周7组.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达到了减少不合理医嘱的情况,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在TACE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9%(P<0.05);治疗后,两组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VEGF水平升高,而观察组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有效提高疗效,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hoE在胃癌、结肠癌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4例胃癌,32例结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hoE的表达水平.结果:RhoE在胃肠道正常组织中普遍表达,在腺体中尤为明显,但在肿瘤组织表达低下或缺失. RhoE在胃癌组织中的染色平均值为1.99±0.28,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为8.64±0.39,明显高于相应肿瘤组织(P<0.005),并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染色强度有下降的趋势(P<0.005).RhoE在32例结肠癌组织中的染色平均值为2.45±0.35,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为6.55±0.63,明显高于相应肿瘤组织(P<0.005),同样有染色强度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P<0.005). 结论:RhoE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表明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推断RhoE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 选取我院血液净化科146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制人口学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简易体能测量表(SPPB)评估躯体功能, 简易五项评分问卷(SARC-F)作为肌少症快速筛查的工具,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焦虑、抑郁的筛选检查。采用FRAIL衰弱量表进行衰弱评估, 根据不同衰弱评分分成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 并分析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4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 无衰弱组33例(22.6%), 衰弱前期组86例(58.9%), 衰弱组27例(18.5%),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衰弱分组在性别(χ2=6.220, P=0.045)、年龄(F=5.197, P=0.007)、体型(χ2=31.927, P<0.001)、SARC-F分(χ2=24.283, P<0.001)、SPPB(χ2=26.773,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衰弱组中肌少症高危患者3例(9.4%), 衰弱前期组中肌少症高危13例(40.6%), 衰弱期组中肌少症高危患者16例(50%...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Ⅰ) [rhIL-11(Ⅰ)]对恶性实体瘤患者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成都军区总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放化疗后血小板计数(PLT)< 50×10^9/L的恶性实体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rhIL-11(Ⅰ)25 g·kg^-1·d^-1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当血小板升至正常(PLT≥100×10^9/L)或血小板升高绝对值>50×10^9/L时停药.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周期中患者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平均为(27.4±7.6)×10^9/L,与对照组平均值(28.1±7.9)×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3,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升高最高值平均为(116.3±22.8)×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21.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092,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平均值为(4.3±1.7)d,血小板从最低值升至绝对值大于5万的平均时间为(6.8±2.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47,P<0.05; t=15.196,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未出现Ⅲ、Ⅳ度不良反应.结论 rhIL-11(Ⅰ)对于治疗恶性实体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试一种分类多种常见皮肤病人工智能(AI)算法的诊断准确性,评估其诊断皮肤病的价值.总结在测试AI诊断软件诊断皮肤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收集761例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的皮损照片,选取30张非人类皮肤(NHSO)照片、20名志愿者的20张正常人体皮肤(NHS)照片、3张用薄材料覆盖的NH...  相似文献   
7.
朱亚杰  程朋  苏晓妹  刘桢  杨波  张涛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2239-2243
目的:探讨红景天甙对鼠肝癌细胞(W256,H22,Hepa 1-6)增殖及对斑马鱼血管生成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及迁移的影响的作用。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红景天甙作用下肝癌细胞(W256,H22,Hepa 1-6)的增殖情况。采用24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受精后小时)健康TG(VEGR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红景天甙与胚胎共同孵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背部节间血管(intersegmental vessels,ISV)生成数目。研究红景天甙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及迁移的影响。结果:红景天甙抑制肝癌细胞(W256,H22,Hepa 1-6)的增殖,并能有效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及抑制HUVEC的生长及迁移,且不显示明显细胞毒性。结论:红景天甙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能抑制血管生成,具有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文献报道,从骨髓与脐带中分离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仍保持干细胞的特性,并在多种细胞因子的“鸡尾酒式”诱导下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正常人肝细胞共培养体系下是否可分化为肝细胞并探讨其分化方法。 方法:采用贴壁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人肝细胞LO2细胞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不添加外源诱导因子,分别于第7,14,21天,通过RT-PCR 法检测肝细胞特异标志物甲胎蛋白、白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9 mRNA的表达,糖原染色进行功能鉴定。 结果与结论:从人脐带中可分离得到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其中CD29+细胞比例为96.02%,CD105+细胞比例为96.6%,CD34-细胞比例为99.65%,CD105+CD29+双阳性细胞比例为94.84%。与LO2细胞共培养后第7天仅有甲胎蛋白阳性表达;第14天表达白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9,第21天时,LO2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未出现甲胎蛋白表达;人细胞角蛋白19和白蛋白的表达比第14天略有增强。共培养21 d后,糖原染色呈阳性。结果证实,无需额外添加外源诱导因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人正常肝细胞共培养的微环境中,向正常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分裂蛋白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小干扰RNA(siRNA)对人结肠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方法 Western blot 检测五种结肠癌细胞系中Cdc42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靶向Cdc42编码区的三对siRNA及阴性对照RNA,应用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转染结肠癌细胞系中高表达Cdc42的Lovo和SW620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48h后Cdc42 mRNA及蛋白的表达。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损伤刮擦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 RT-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dc42-siRNA能显著下调Cdc42 mRNA和蛋白水平,尤其Cdc42-siRNA1;siRNA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也显著降低。 结论 Cdc42-siRNA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提示Cdc42可能成为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尿石症术后置双J管患者自我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干预措施,对现有的自我管理量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开发置双J管患者自我管理的专用量表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