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6-溴甲基-2-甲基-4(3H)-喹唑啉酮在无水磷酸钾存在下与二硫化碳以及不同的胺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侧链的4(3H)-喹唑啉酮衍生物,其结构经ESI-MS,1H NMR,元素分析或HRMS所证实。采用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8a~8q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8q对K562和Hela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0.5和12.0 μmol·L-1,因而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多靶点抗癌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靶点抗癌药物可提高单靶点药物和多种药物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且有可能避免联合用药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降低副作用。在多靶点抗癌药物研究中,可采用"药效团拼合"的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效团拼合成一个分子,使其或其代谢产物作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靶点,从而产生协同作用,例如组蛋白去乙酰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DNA损伤剂-EGFR抑制剂等。或者,根据靶标结合位点的相似性,设计与合成同时作用于两个或多个靶点的抗癌药物,例如VEGFR-PDGFR抑制剂和TS-DHFR双重抑制剂。本文将对这些多靶点抗癌药物的设计思路及生物活性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公认的血吸虫保护性抗原候选分子Sm28 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4 个不同血吸虫多肽片段,对小鼠进行免疫保护实验。采用200 μg/只,皮下注射共免疫3 次,每次间隔1 周,末次免疫后2 周以(40 ±2) 条日本血吸虫正常尾蚴攻击感染。另设不免疫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分别获得24.3 % ~47 .9 % 的减虫率和35.1 % ~50 .4 % 的减卵率。各组小鼠免疫前和免疫后尾部取血涂片染色,观察比较外周血白细胞及T 细胞、B细胞的变化,结果免疫后较免疫前嗜酸性白细胞和T细胞升高。实验提示,血吸虫多肽抗原有一定免疫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0例PTC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在癌旁组织中,无一例出现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PTC中,有25%(20/80)出现甲基化,且其甲基化状态与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值均<0.05);癌旁组织和PTC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80/80)和41.3%(33/80),P<0.01.在PTC组中,在病理分级Ⅰ级和Ⅱ级组,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4.0%(27/50)和20.0%(6/30),在淋巴转移阳性和阴性组分别为20.6%(7/34)和56.5%(26/46),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944和10.046,P值均<0.01);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χ~2=9.095,P<0.01).结论 PTE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在PT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七种新的1,1-二烷基-4-(3-溴丙酰基)哌嗪季铵盐溴化物,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Ⅵa,Ⅵc和Ⅵe~g有明显的镇痛活性,Ⅵe~g还有较好的抗氧化SOD活性,但未发现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艾司洛尔 (esmolol,1 )是一种具有心脏选择性的超短效 β-受体阻滞剂 ,其作用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和选择性阻滞β1-受体。在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中 ,有以 4- [(2 ,3-二羟基 )丙氧基 ]苯丙酸甲酯为原料 ,先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环状亚硫酸酯 ,再与异丙胺反应得到 1 [1] ;也有将对羟基苯丙酸先制成甲酯 ,用环氧氯丙烷醚化 ,再经异丙胺胺化得 1 [2 ,3] 。本文以对羟基苯甲醛 (2 )为起始原料 ,按文献 [4 ]醚化制得 4- (2 ,3-环氧丙氧基 )苯甲醛 (3) ,经异丙胺胺解后 ,在吡啶存在下直接与丙二酸缩合得到 5,酯化后再经钯 /炭常压催化氢化制得 1 …  相似文献   
8.
设计合成了七种新的1,1-二烷基-4-(3-溴丙酰基)哌嗪季铵盐溴化物,通过IR, ̄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Ⅵa,Ⅵc和Ⅵe~g有明显的镇痛活性,Ⅵe~g还有较好的抗氧化SOD活性,但未发现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应用蓝科肤宁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儿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皮肤病治疗方法;研究组患儿采用蓝科肤宁药物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一周为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5.00%,两组患儿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蓝科肤宁治疗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可获得满意疗效,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血吸虫多抗原肽疫苗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合成由寡聚赖氨酸和曼氏血吸虫28 Ku GST抗原肽段26-43(P26)、141-153(P141),日本血吸虫26 Ku GST抗原肽段187-202(J187)组成的血吸虫多抗原肽疫苗,通过活性试验考察其抗原性及对实验动物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方法:用固相逐步接肽法合成多抗原肽疫苗,产物经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原性,并在无免疫佐剂存在下接种小鼠,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6周后剖杀小鼠进行体内成虫和肝内虫卵计数。结果:合成多抗原肽均能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人或病兔血清结合,接种(P141)4-MAP、(J187)4-MAP的昆明小鼠和接种(P26)8-MAP的BALB/c小鼠,与对照组相比成虫检获数分别减少64.6%,41.3%和28.1%;每克肝脏虫卵数分别减少54.9%,45.6%和40.6%。结论:合成血吸虫多抗原肽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抵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