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精神科女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帮助护士正确认识工作压力,从而设法减轻工作压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精神科六个病区的监床女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结果精神科女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的高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结论建议应重视精神科监床女护士的工作压力,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从管理角度帮助精神科女护士减轻或消除护士的工作压力,从而有利于护士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3.
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酒依赖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情感体验.方法 对42例酒依赖患者和42例健康者分别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 酒依赖组生活质量中除物资生活外其它得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SDS和SAS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G生活质量I-74各因子分比较:除物资生活维度的社区服务、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无差异外,其他方面均差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酒依赖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负性情感体验严重.  相似文献   
4.
曹一  宋新勤  孔敏 《中外医疗》2008,27(17):111-111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及家庭心理护理.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表对入组的43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3名基本情况相匹配的中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考察的9个项目中有6项(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经常纠纷、家教方式不当、病前个性特征、发病诱因)等不良因素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关系密切.并就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家庭护理对策.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家庭心理护理,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减轻社会各方面的负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曹一  刘勇  孙群星  朱玉星 《中外医疗》2008,27(19):99-10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研究,对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月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总体疗效量表(CGI).WHOQOL-BREF量表衡量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经12个月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在心理健康,社会关秉和环:境因素等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6.
曹一 《现代健康人》2005,8(4):36-37
我们的身体并非取之不尽的能量仓库,每个人都应关注自己的健康,体质纤弱的女性更是如此。可是很多时候,即使你是个聪明的女人,也忽略了一些提醒健康的“信号灯”,比如,皮肤。其实,皮肤绝不是你肌肉骨骼的简单包装,而是女性健康的显示器:抑郁的日子里,你的皮肤好像也变成灰色;而吃饱喝足的假期之后,你的皮肤也变得粉刺丛生,当忙碌完烦躁的工作,你的眼角出现了皱纹……通过皮肤你能特别发现这些弱点,以便于进行特别护理,提升你的健康系数。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住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我院精神科住院护士和非住院护士各40名进行评定。结果精神科住院护士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因子分均高于非住院护士。结论精神科住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改善其工作状况,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以2008-01/2008—12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98例为对象,采用面对面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观察患者心理行为的方法进行心理分析。结果:患者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抗拒治疗、抑郁等心理。结论: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对疾病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氟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均口服氟西汀治疗,研究组联合喹硫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8周末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85.71%、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分别为54.28%、80.00%,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23,P<0.01),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χ2=3.19,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显著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盐酸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时体重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80例应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及对照组.每4周观察一次体重和血糖,共12周.结果 第4周起研究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时间的推移差异更显著(P<0.01).空腹血糖对照组至第8周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