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成长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 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对49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及其相关性。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6.92±2.78)分,处于中等水平;创伤后成长评分为(37.78±12.89)分,处于低水平;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及人生感悟、新的可能性、自我转变、与他人关系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1),与个人力量维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度处于中等水平,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其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关怀和支持,以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9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为(63.77±9.99)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社会支持评分为(33.72±5.77)分,低于全国常模;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均P<0.01),与主观支持无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较低,且两者呈正相关。医护人员充分利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和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能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维持性血透患者舒适量表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对我院血透中心1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整体舒适度得分为(82.30±14.89)分,属于中等舒适水平。除精力维度外,生活质量各维度与整体舒适、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及环境舒适呈正相关(P<0.05)。[结论]舒适度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正确评估血透患者舒适需求和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25.11±8.87)分,自我效能与患者的年龄、患病时间、体力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因素有关。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较低,临床医护人员应了解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应对方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对1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49.76±14.67)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面对与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呈正相关(r=0.197、0.213、0.204);回避与精神健康呈正相关(r=0.239),与精力、生理职能呈负相关(r=-0.248、-0.192);屈服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r=-0.325~-0.675)。结论应对方式是影响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主要表现为大片面性表皮炎症,红斑、水疱,继之松懈坏死和剥脱的一组症侯群。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皮损初为弥漫性红色斑,继而起大小不一的水疱,尼氏征阳性,表皮大片剥脱。眼、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可同时受累出现糜烂、溃疡及失明等。皮损面积可达50%以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部分病例有明显的内脏损害,死亡率可达25%-50%。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内科护士对抗凝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专科知识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抗凝药物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医院203名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目前内科护士掌握抗凝药物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院内培训(65.02%)和阅读专业书籍(41.38%)。内科护士抗凝药物相关知识的合格率为30.05%。非心内科护士抗凝药物相关知识得分低于心内科护士(P0.05);工作年限20年的护士抗凝药物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护士(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对内科护士进行抗凝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保证抗凝药物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输液治疗中控制输液时间和滴速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输液治疗的6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查对表组、输液泵组和常规组各200例。查对表组运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调整输液速度,输液泵组运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常规组运用公式计算方法调整输液速度。观察比较三种方法控制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医护满意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查对表组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输液泵组和常规组(P<0.05);查对表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医护满意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输液滴速查对表可快速、准确查出静脉输液滴速,节省护士调整输液速度时间,避免在临床操作中使用公式计算发生的错误,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研究看图对话工具对初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其中两组分别失访3例、8例),两组患者在基线人口学资料、接受教育程度、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由教育护士利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进行互动式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每月回访一次。结果 通过随访6个月显示,实验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治疗依从性的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看图对话工具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综合知识掌握的主动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波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