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结果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28.89%;Ⅰ期患者和Ⅱ~Ⅲ期患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00%和10.00%(P<0.05);在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15.00%和10.00%(P<0.05);无、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71%和7.14%(P<0.05);IGF1R阳性表达率为86.67%。结论PTEN基因抑制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浸润及淋巴结转移;IGF1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拟用硝酸甘油(Ng)治疗妊高征(PIH),评价其对PIH患者血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Ⅰ组:11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34例[PIH组,其中单用硫酸镁(Mg)治疗Ⅱ组:11例;单用硝酸甘油(Ng)治疗Ⅲ组:11例;联合用药(Mg+Ng)治疗Ⅳ组:12例]。采用血液粘度仪在高、低切变率下测血流变学,硫酸铵沉淀法测纤维蛋白原(Fn),魏式法测血沉(ESR),常规法测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仪测血小板聚集(PAg)。结果:①血流变学:产前:PIH组较Ⅰ组全血粘度(BV),红细胞聚集指数(RE)、血浆粘度(PV)、Hct、ESR、血沉方程K值(Kesr)、Fn均增高(P<0.05)差异显著;产后各组无明显差别,Ⅲ、Ⅳ组治疗后BV、ESR、Kesr、Fn下降,差异显著(P<0.05),余下指标及Ⅱ组各指标改变不明显。②血小板聚集:产前:PIH组较Ⅰ组增高,差异显著(P<0.05),产后:各组无明显差别;Ⅲ、Ⅳ组治疗后较用前降低,差异显著(P<0.01),Ⅱ组改变不明显。结论:硝酸甘油作为NO供体治疗妊高征时,能改变血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3.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经济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项目决策的前提与基础。目前,医院对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沿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对医院内部之间的财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评价,评价缺乏对医院隐含的成本因素中的战略性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分析、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分析和医疗市场发展态势分析。传统的评价方法己不能满足和适应医院战略管理的需要,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全方位、多角度采集信息,进行战略性的分析、评价,是现阶段医院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CD71单染、HbF单染和CD71、HbF双染对单个核细胞的标记情况,同时探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含量与孕周的关系。方法:选用红细胞特异性抗体CD71、HbF对正常孕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标记,并结合流式细胞仪对有核红细胞进行分选。结果:用CD71和HbF进行双染色标记,正常孕妇和脐血单个核细胞的阳性标记率明显低于CD71和HbF单染色标记(t检验P<0.01)。孕早中期胎儿NRBC比例随孕周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至21~24周比例最大,约为1.92±0.84×10-2。结论:采用CD71和HbF双染色标记,可提高NRBC的特异性标记和分选纯度,分选胎儿细胞的最佳时间应在孕21~24周。  相似文献   
5.
6.
为保证临床教学质量,优化临床教学基地,我院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在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尖锐湿疣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的疾病,主要发生在男女生殖器部位,为性传播疾病之一。以往多采用激光、手术及洁疣平药物等治疗。我院自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采用德国百克顿药厂生产的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尖锐湿疣31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采用我院妇科门诊。共观察治疗尖锐湿疣124例,其中采用爱宝疗浓缩液治疗31例,对照组用洁疣平治疗93例。两组年龄、病期及临床分型基本一样,有可比性。年龄,爱宝疗组中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为29…  相似文献   
8.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面神经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从1990~1998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神经外膜束膜缝合方法修复面神经损伤,总随访到32例患者,58条面神经,效果比较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8例,女4例。年龄13~61岁。其中新鲜开放损伤,即期修复神经24例,陈旧性损伤二期神经吻合8例,损伤均为锐器切割伤,神经完全断裂,其中18例伴有涎腺导管损伤。12 手术方法术中首先结扎出血点,检查面神经及导管损伤情况,对较深的损伤,先将神经导管平面深部肌肉对位缝合,导管一旦断裂,在导管内置硅胶管于口内引出…  相似文献   
9.
综合方法治疗肩周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2008年,我们采用电针、封闭、中药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论述如下。1临床资料4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4年。诊断标准[1]为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有人报道最小年龄24个月,10岁以前发病极少见,不足MS总数的3‰[1]。因其危害性较大,在儿科领域已引起重视。本文总结了20例小儿MS的临床及MRI资料,并对其特点及MRI早期诊断价值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病例为1990年1月~1998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MS患儿,全部病例符合赵葆洵[2]、Poser[3]制定的MS诊断标准。男11例,女9例。年龄25~12岁,其中~4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