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拟用硝酸甘油(Ng)治疗妊高征(PIH),评价其对PIH患者血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Ⅰ组11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34例[PIH组,其中单用硫酸镁(Mg)治疗Ⅱ组11例;单用硝酸甘油(Ng)治疗Ⅲ组11例;联合用药(Mg+Ng)治疗Ⅳ组12例].采用血液粘度仪在高、低切变率下测血流变学,硫酸铵沉淀法测纤维蛋白原(Fn),魏式法测血沉(ESR),常规法测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仪测血小板聚集(PAg).结果①血流变学产前PIH组较Ⅰ组全血粘度(BV),红细胞聚集指数(RE)、血浆粘度(PV)、Hct、ESR、血沉方程K值(Kesr)、Fn均增高(P<0.05)差异显著;产后各组无明显差别,Ⅲ、Ⅳ组治疗后BV、ESR、Kesr、Fn下降,差异显著(P<0.05),余下指标及Ⅱ组各指标改变不明显.②血小板聚集产前PIH组较Ⅰ组增高,差异显著(P<0.05),产后各组无明显差别;Ⅲ、Ⅳ组治疗后较用前降低,差异显著(P<0.01),Ⅱ组改变不明显.结论硝酸甘油作为NO供体治疗妊高征时,能改变血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妊高征患者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AM、CGRP浓度。结果:①妊高征患者血浆AM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CGRP浓度则明显下降(P<0.05),妊高征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妊高征患者血浆AM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CGRP与MAP则呈负相关(r=-0.54,P<0.05);③妊高征患者血浆AM浓度与CGRP浓度呈负相关(r=-0.65,P<0.05)。结论:AM、CGRP共同参与妊高征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其血浆浓度可以作为监测PIH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陈卫文 《职业与健康》2005,21(7):1090-1091
目的比较分析正常妊娠妇女和妊高征患者凝血象、血小板及血流变学指标.方法采用欧加龙凝血仪和LBYN6A血清旋转式粘度计分别检测10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60例妊高征患者的凝血象及血流变学指标;用雅培CD-3 700分别测血小板.结果妊高征患者的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纤维蛋白(FBG)含量升高;血粘度升高,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P<0.05;血小板总数降低,与正常妊娠妇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检测妊高征患者的凝血4项及血小板、血流变学指标对妊高征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了解其对妊高征的病情以及防治的意义。方法:用真空采血方式采集妊高征和正常孕妇妊娠晚期的静脉抗凝全血,用ABXPENTRA—60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妊高征时,Plt、PCT比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MPV、PDW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了解妊高征病情、及时治疗、防止子痫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IH)孕妇羊水中儿茶酚胺(CA)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HPLC)方法对足月正常孕妇及妊高征孕妇羊水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多巴胺(DA)水平进行监测。选择对象均为择期剖宫产孕妇,正常对照组80例,妊高征组146例,其中轻度38例,中度44例,重度64例,并且对中重度妊高征孕妇存在胎儿合并症的羊水中CA进行分组测定,I组无合并症组,Ⅱ组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III组合并胎儿宫内窘迫,IV组IUGR合并胎儿宫内窘迫。结果: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羊水中NE、E及DA水平明显增加(P<0.05),以重度更为明显,合并IUCR或胎儿宫内窘迫者羊水中NE、E及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合并症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妊高征孕妇羊水中CA水平与胎儿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妊高征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纤溶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建同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3165-3166
目的:观查妊高征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活化及凝血纤溶等指标变化,探讨妊高征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关系。方法: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5例妊高征患者,30例正常晚期孕妇和30例正常非孕妇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а-颗粒膜蛋白(GMP-140)、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非妊娠组和正常晚期妊娠组相比,妊高征组PLT、AT-Ⅲ显著降低(P<0.01),MPV、PDW、GMP-140、TAT、Fib和D-二聚体显著增高。结论:妊高征凝血功能的变化是一个从高凝到高凝纤溶平衡,再到纤溶亢进的DIC前状态的过程,以上指标能较好反映妊高征患者病情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度妊高征患者血小板L-arg/NO系统的变化。方法:选择正常妊娠孕晚期患者19例(对照组),重度妊高征患者21例(观察组),采用放射性核素3H-L-arg标记法测定血小板内NOS的活性,血小板L-arg转运,比色法测定血小板内NO含量。结果:重度妊高征患者血小板L-arg转运为3.28±0.71pmol/108pt·min-1,较正常降低43.15%(P<0.01);血小板NOS活性为5.33±1.75pmol/108pt·min-1,较正常降低31.84%(P<0.01);NO水平较正常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时血小板L-arg转运降低,NOS的活性降低,血小板内NO水平降低,血小板L-arg/NOS/NO系统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8.
王菊荣  闫华  王静  扬敬慈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788-2789
目的:通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小板分子标志物的测定,观察妊高征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方法:选择各期妊高征患者共6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对照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测定全血P-选择素,GPⅡb/Ⅲa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与对照组相比,P-选择素、GPⅡb/Ⅲa明显升高(P<0.05,P<0.01);轻中度妊高征与重度妊高征相比,P-选择素、GPⅡb/Ⅲa均有明显差异(P<0.01);重度妊高征与先兆子痫相比,P-选择素、GPⅡb/Ⅲa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血小板P-选择素,GPⅡb/Ⅲa的含量明显升高,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妊高征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及胎儿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陈鹭鹭  张爱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11-1312
目的:探讨妊高征各期血小板4项参数的改变,以寻求对病情发展变化及预测胎儿预后有意义的指标。方法:用BECKMAN COULTEK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86例各期妊高征组及60例正常对照组血小板4项参数值,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轻、中度妊高征组与对照组相比,PLT、PCT值明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重度妊高征组与对照组相比,PLT与PCT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不同病期妊高征组与对照组比较,MPV、PDW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病情发展、差异越明显,胎儿预后越差。结论:妊高征患者进行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尤其是MPV、PDW测定,对病情监测,胎儿预后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莉  沈晓露  叶玲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82-5483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和抗凝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STA-R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高征组)、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凝血因子Ⅷ:C、Ⅸ:C、AT(抗凝血酶):C及VWF(血小板表面受体)抗原含量。结果:妊高征组凝血因子Ⅷ:C、Ⅸ:C及VWF:A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妊高征组A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检测凝血因子Ⅷ:C、Ⅸ:C、AT:C及VWF:Ag对诊治妊高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技术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即常规剖腹对照组(Ⅰ组,39例),应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行剖腹手术;加速康复剖腹组(Ⅱ组,42例),应用FTS理念行剖腹手术;加速康复腔镜组(Ⅲ组,41例),应用FTS理念行腹腔镜手术。三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和第7天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IgA、IgM、IgG)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比值)等。结果:三组病人术后第3和第7天CRP、IL-6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与Ⅱ组和Ⅲ组比,Ⅰ组术后第3天、第7天CRP、IL-6升高更明显(P<0.01),与Ⅲ组比,Ⅱ组亦有明显升高(P<0.05)。三组病人免疫球蛋白于术后第3天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Ⅱ、Ⅲ组比,Ⅰ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第7天,Ⅱ组和Ⅲ组免疫球蛋白恢复至术前水平,但Ⅰ组仍明显低于术前(P<0.05)。三组病人术后第3天T细胞亚群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与Ⅱ组和Ⅲ组比,Ⅰ组降低更明显(P<0.05),Ⅱ组和Ⅲ组术后第7天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但Ⅰ组仍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应用FTS理念行腹腔镜手术,可更有效地缓解术后的炎性反应,保护免疫功能,对病人术后的加速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万汶(羟乙基淀粉130/0.4)与小剂量麻黄碱联合使用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万汶与麻黄碱联合用于CSEA下剖宫产手术患者,观察其对CSEA下剖宫产手术患者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的防治效果,用来增加剖宫产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Ⅰ组、Ⅱ组、Ⅲ组与Ⅳ组相比能够显著减少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的发生率(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能够减少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的发生率(P<0.05),Ⅲ组与Ⅰ组、Ⅱ组、Ⅳ组相比在麻醉后1、3、5 min有一过性心率增快(P<0.05),在麻醉15 min后(胎儿娩出后),Ⅲ组与Ⅰ组、Ⅱ组相比低血压发生率高(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相比寒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汶预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能有效预防CSEA下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的发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邱洁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80-338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用普利生LYB-N6A型全自动血粘度仪和无创伤心血管参数测量仪对1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50例正常妊娠妇女及10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3组间有不同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搏量(SV)、心搏指数(SI)及血管顺应性(A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高血压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P<0.05),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量、心搏指数及血管顺应性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监测孕妇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多项指标,有助于预测妊娠高血征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富含EPA浓缩鱼油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小燕  孙明堂 《营养学报》1992,14(3):235-243
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资料均提示富含EPA鱼油(简称鱼油)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鱼油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实验分别将大鼠和家兔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高脂组、鱼油组、橄榄油组。按各自不同饲料喂养3个月以后,4组大鼠血浆TXB_2/6-酮-PGF_(1a)比值分别为1.4,2.2,1.0,1.7。鱼油组血小板内cAMP含量明显高于高脂组(P<0.05)。鱼油组血清总胆固醇值、血浆TXB_2、5-羟色胺(5-HT)、钙离子浓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液粘度(低切)均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鱼油组血浆、血小板、心肌及肝脏中EPA、DH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01)。以上结果提示,鱼油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机理可能是,鱼油中的EPA和DHA等高不饱和脂肪酸纳入细胞膜后竞争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代谢,减少血小板TXA_2生成和释放,降低血中TXA_2/PGI_2比值,同时增加血小板内cAMP含量,稳定血小板功能,减少5-HT,钙离子等具有促聚活性物质释放。另外,鱼油降低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液粘度,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使血小板本身及其周围环境得以改善,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环出血子宫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细胞的CD34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三组受试者子宫内膜中VEGF及CD34进行检测。Ⅰ组为置IUD后有异常子宫出血妇女30例,其中金属“O”型环15例,“T”型环15例。Ⅱ组为置IUD后月经周期正常的妇女16例,其中金属“O”型环8例,“T”型环8例。Ⅲ组为无置器月经周期正常的妇女15例。结果:①VEGFⅠ组、Ⅱ组、Ⅲ组子宫内膜腺上皮阳性面积比分别为(3.99±0.15)%,(45.27±0.43)%,(45.36±0.56)%,Ⅰ组和Ⅱ组、Ⅲ组间子宫内膜腺上皮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CD34标记的MVD在Ⅰ组、Ⅱ组、Ⅲ组的值分别为4.67±3.51、18.17±2.43、19.65±4.03,Ⅰ组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而Ⅱ、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金属“O”型环和“T”型环在Ⅰ组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VEGF及CD34在上环出血的子宫内膜中表达均下降,影响受损伤的子宫内膜血管的再生修复能力,引起IUD出血;②在放置金属“O”型环与“T”型环的子宫内膜中VEGF、CD34的表达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氧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损伤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川芎嗪对高氧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96只出生12 h内的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每组24只):Ⅰ组:空气对照组;Ⅱ组:空气+川芎嗪组;Ⅲ组:高氧组;Ⅳ组:高氧+川芎嗪组。Ⅲ组、Ⅳ组新生大鼠高氧暴露(氧体积分数850 mL/L),Ⅱ组、Ⅳ组予每日腹腔注射溶于9 g/L盐水的川芎嗪30 mg/kg,Ⅰ组、Ⅲ组予等量9 g/L盐水注射。在实验3、7 d和14 d每组随机选取8只处死,取其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血小板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及VEGF水平的表达,以PECAM-1阳性染色的内皮细胞面积与肺实质细胞总面积的百分比代表肺微血管密度。结果 第3,7,14天Ⅲ组RAC值及微血管密度较Ⅰ组、Ⅱ组、Ⅳ组均减少(P<0.05)。Ⅲ组新生大鼠第3,7,14 d时肺组织PECAM-1及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Ⅰ组、Ⅱ组、Ⅳ组。Ⅳ组新生大鼠第3,7,14 d时肺组织RAC值、肺微血管密度、PECAM-1及 VEGF蛋白表达和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氧暴露抑制新生鼠肺VEGF的表达,川芎嗪可改善肺发育,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13-60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恶性程度与肝细胞因子及其受体(HGF/c-Met)、端粒酶(hTERT)表达、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为乳腺癌患者102例为实验组,同期确诊为良性乳腺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real~timePCR检测手术切除组织的HGF与c-Met、hTERT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切除组织MVD。结果:乳腺癌Ⅱ、Ⅲ和Ⅳ期患者的hTERT与MVD均显著高于Ⅰ期和对照组(P<0.01),Ⅱ、Ⅲ、Ⅳ期患者hTERT无显著差异(P>0.05),Ⅰ期MV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Ⅳ期患者HGF、c-Met较Ⅰ、Ⅱ期显著升高(P<0.01),Ⅲ、Ⅳ期患者MVD、hTERT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Ⅲ、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比例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HGF及c-Met、hTERT表达与MVD和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肿瘤的恶性程度具有明显关系,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辅助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朱蕾  张少敏 《现代医院》2004,4(10):16-18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999年 1月~ 2 0 0 4年 3月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6 6例 ,分析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 ,并根据其胸前导联ST段的压低范围分为 4组 :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Ⅰ组 ,n =14 ) ;胸前导联V1-3 ST段压低组 (Ⅱ组 ,n =11) ;胸前导联V4-6ST压低组 (Ⅲ组 ,n =18) ;胸前导联V1-6ST段压低组 (Ⅳ组 ,n =2 3)。结果 Ⅲ、Ⅳ组较Ⅰ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发生率增加 (P <0 0 1)。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前降支病变发生率分别为 2 8 6 %、18 2 %、72 2 %和 82 6 % ,与Ⅰ组比较 ,Ⅲ、Ⅳ组的左前降支病变比例高 (分别P <0 0 5和P <0 0 1) ;回旋支病变在Ⅰ、Ⅱ、Ⅲ、Ⅳ组分别占 35 7%、5 4 6 %、72 2 %、6 0 9%。与Ⅰ组比较 ,Ⅲ组的左回旋支病变比例高 (P <0 0 5 )。左前降支病变程度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V1-3 ST段压低合并左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低 ,而伴有胸前导联V4-6或V1-6ST段压低则多存在左前降支和 /或回旋支的严重狭窄病变 ,多支病变比例较高 ,有较大范围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5年河南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中和实验测定抗体的方法,抽取洛阳市新安县和许昌市禹州市部分健康人群。结果共检测273份血清样本,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70%、93.77%、89.38%,脊灰Ⅰ、Ⅱ、Ⅲ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37.74、1:27.90、1:15.40。不同地区间脊灰Ⅰ型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和Ⅰ、Ⅱ、Ⅲ型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脊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灰Ⅰ、Ⅱ、Ⅲ型抗体GM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脊灰Ⅰ、Ⅱ和Ⅲ型抗体阳性率差异和Ⅰ、Ⅱ和Ⅲ型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健康人群脊灰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已形成较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