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金指标",通常采用股动脉途径[1].近年来,随着心导管器械的小型化,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逐渐增多,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径,目前主要在我国的大医院开展.本研究通过我院采用5F共用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观察其效果满意.认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长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2.
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5年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趋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和5年常规随访资料,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起搏器功能异常:起搏电极导管脱位、电极断裂、电极绝缘层破裂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各1例(1.9%),感知功能障碍4例(7.8%),通过程控或更换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管后,起搏功能恢复正常。5年随访中,囊袋血肿、囊袋破溃者3例(5.9%),经局部抽出积血,抗生素冲洗,严重者重新手术后取得很好疗效;2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综合征,13例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8例患者并发脑梗死。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24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3组均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辛伐他汀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1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mg,口服,继之以75mg1次/d,口服,出院后停服氯吡格雷;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mg,口服,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继之以氯吡格雷75mg,1次/d,口服,出院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1年;均随访1年,观察3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心电图改变、心脏超声改变、运动耐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0.2%(69/86),但1年后的心脏超声EF值及运动耐量有所下降;治疗2组症状和心电图有很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90.4%(75/83),1年后的心脏超声EF值无明显差别,但运动耐量较前提高;对照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66.7%(48/72),1年内有反复发作,1年后心脏超声EF值及运动耐量均下降。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联合应用于ACS疗效更佳,远期可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素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5):439-44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68例)采用信息疗法和松弛疗法分阶段加强心理护理。结果产后干预组焦虑(SAS)和抑郁(SD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干预可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加用依拉普利治疗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拉普利组35例,依拉普利加安体舒通组33例,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浆BN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拉普利与安体舒通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两药联合治疗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妇科腹腔镜手术22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切口美容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妇科腹腔镜手术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近年来实施的2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经验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以上更为明显。房颤降低心脏功能,且并发症多,是栓塞性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对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临床常用的复律方法有药物复律和电复律  相似文献   
9.
经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12例,经股动脉途径109例。结果:两种冠脉介入途径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具有可比性。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组为(4.5±3.4)min,股动脉组为(3.8±3.6)min(P>0.05)。导管室支架置入时问桡动脉组为(41±20.7)min,股动脉组为(38±19)min(P>0.05)。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为94.3%,股动脉组为95.1%。桡动脉组有1例桡动脉闭塞,1例肱动脉损伤渗血前臂肿胀,无其他严重局部并发症发生,股动脉组有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应用不同方法治愈,11例有出血并发症,其中2例有严重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桡动脉途径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的优选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育龄妇女,以30~50岁最多见,<20岁少见。>35岁子宫肌瘤发病率约为20%[1]。近年来,通过了解子宫肌瘤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消除患者的心理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