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肱骨大结节上面观的形态学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296例肩关节CT扫描图像根据大结节上面观形态进行分型,分别测量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在大结节上的止点长度,肩胛下肌肌腱在小结节上的止点长度,大结节最高点至肱骨头最高点的距离以及结节间沟的宽度和深度。 结果 肱骨大结节上面观形态可分为3型:弧形45.60%(135例),平坦形44.26%(131例),丘形10.14%(30例)。弧形的肱骨大结节,其冈上肌肌腱止点长度短于平坦形和丘形;丘形的肱骨大结节,其冈上肌肌腱在大结节上的止点长度、肩胛下肌肌腱在小结节上的止点长度、结节间沟的宽度和深度均短于弧形和平坦形;丘形的大结节最高点至肱骨头最高点的距离大于弧形和平坦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解剖学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分型的肱骨大结节上面观对临床肱骨大结节相关疾病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马尾神经冗余征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225例50岁以上、结合门诊体检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其中106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伴马尾神经冗余(试验组),119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不伴马尾神经冗余(对照组)。对患者基本特征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马尾神经冗余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椎间孔、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对RNRs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 性别、年龄、病史、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腰椎高度、椎间孔和侧隐窝是否狭窄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有关(P均<0.05);BMI、腰椎前凸角度、最狭窄处所处位置和狭窄类型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椎间孔狭窄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相关(P均<0.05)。风险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 P=11.937+1.107×椎间孔-0.138×矢状径-0.1...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联合曲妥珠单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表达纯化曲妥珠单抗;用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EGCG、曲妥珠单抗及两药联用对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BT474、SK-BR-3的增殖抑制作用;用Wes...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的患者为CSF组,冠脉造影血流正常的患者20例为NCF组.以校正TIMI帧数>27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EPCs的分离培养,于第10天对EPCs进行鉴定,并于倒置像差显微镜下计数EPCs克隆形成单位,评估两组患者外周血EPCs水平的差异.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血脂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CSF组外周血EPCs水平较NCF组明显下降(11.2±2.9 vs.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7.
8.
总结2010-2019年间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相关文献,从接触性皮炎的病因病机、中医分型、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疗效评价及小结与展望6个方面,对中医药参与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概况作一总结,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中Ras-ERK1/2信号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与生存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到2021年1月期间行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59例,按是否同时伴发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29)和非糖尿病组(n=30)。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Ras、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Log-rank法分析不同表达情况下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间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Ras、ERK1/2表达与生存期相关性。结果:Ras、ERK1/2在结直肠癌组和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中均有表达,且主要集中在癌细胞浆中;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Ras、ERK1/2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单纯结直肠癌组明显升高(P<0.05);与Ras、ERK1/2阴性表达组相比,Ras、ERK1/2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2所三甲医院肿瘤科205例18~59岁的淋巴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及一般疏离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其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处于前意向及意向阶段占69.76%.家庭坚韧性及其各个维度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正相关,社会疏离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负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疾病分期、家庭坚韧性、社会疏离及是否参加肿瘤康复活动对重返工作准备度有影响(P<0.05,P<0.01).结论 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有待提高,年龄、疾病分期、家庭坚韧性、社会疏离是影响其重返工作准备阶段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医院-社区医务人员的联系,构建淋巴瘤患者诊疗、护理、康复全过程服务,针对性对中青年淋巴瘤患者采取康复干预措施,以提高其重返工作准备,促进重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