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对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早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对糖尿病脑血管病(DC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99mTc-ECD对30例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按脑正常解剖和脑SPECT图像应用解剖关系将有每侧大脑灰质分为11个区域,用目测法对每个区域的核素分布进行判定。结果 糖尿病组检出22人共60处有脑血流灌注异常减低,低灌注以颞叶发生率最高(33.33%),提示脑缺血以大脑中动脉受累为主。糖尿病<5年的异常影像主要表现为脑皮层限局性楔形样稀疏/缺损,随病程延长,尤其是>10年者,主要表现为一叶皮层大范围核素分布稀疏,甚至还可伴有楔形病性,说明糖尿病病程也是影响DCD的主要因素。该法对诊断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33%,90.00%和80.00%。结论 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能直观显示脑皮层缺血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DCD,以达到积极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技术对于乳腺肿瘤显像及淋巴结转移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行99Tcm-MlBI乳腺及腋窝淋巴结平面显像及99Tcm-MIBI SPECT-CT显像.所有患者均有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做对照.结果 80例患者中SPECT-CT融合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88.2%(45/51),高于平面显像的82.4%(42/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融合图像对原发性乳腺癌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1%(26/29)、90%(71/80),均高于平面显像的79.3%(23/29)、81.3%(65/80).平面显像检测腋淋巴结的灵敏度77.2%(17/22),特异度86.2%(25/29),准确度82.4%(42/51),SPECT-CT融合图像检测腋淋巴结的灵敏度81.8%(18/22),特异度89.7%(26/29),准确度86.3%(44/5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平面显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探测方面SPECT/CT图像融合与平面显像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对儿童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例经临床证实小儿急性骨髓炎患者分别于发病后2~10d行X线平片、核素骨扫描、SPECT/CT检查。结果:X线平片3例可见软组织肿胀,病变处周围肌肉影增宽,肌间隙消失,皮下组织线粗糙、模糊,1例出现轻度骨膜增生。核素三相骨显像11例有不同程度核素异常浓聚,SPECT/CT融合图像对骨显像示核素浓聚灶可准确定位。结论: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对小儿急性骨髓炎早期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主动脉局部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组患者42例(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21例(对照组)。造影同时于主动脉根部采集血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PAI-1水平。结果①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血浆AngⅡ水平为(46±11)pg/mlvs(37±5)pg/ml(P<0.05);PAI-1水平为(26±8)ng/mlvs(19±6)ng/ml(P<0.05)。②冠心病组AngⅡ与PAI-1二者间呈显著性正相关(r=0.46,P<0.05)。③3支病变组AngⅡ水平和PAI-1水平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52±7)pg/mlvs(38±11)pg/ml,P<0.05,AngⅡ];[(35±15)ng/mlvs(21±7)ng/ml,P<0.01,PAI-1]。结论冠心病组主动脉局部血浆AngⅡ、PAI-1水平明显升高,AngⅡ与PAI-1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纤溶系统功能紊乱相关,可能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硝酸甘油介入(大剂量硝充法)99mTc-MIBI心肌SPECT对存活心肌判定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4例大剂量硝充组和31例小剂量硝充组的心肌梗塞患者均行静息和硝充法心肌显像。采用9节段评分法对两次显像进行了比较。其中两组中分别有18例和17例于冠脉血管再通术(PTCA或CABG)后半年内再次复查了静息心肌显像并与术前比较。结果:大剂量硝充组静息心肌显像灌注异常节段为154个,硝充后有77个节段呈现了再分布,总再分布率为50.0%(77/154);小剂量硝充组静息心肌显像灌注异常节段为110个,硝充后有35个节段呈现了再分布,总再分布率为31.8%(35/110)。大剂量和小剂量组中18例和17例PTCA和CABG患者术后静息心肌显像与硝充法心肌显像比较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5.7%和68.8%.预测准确率为对71.9%和50.9%。结论:大剂量硝酸甘油介入99Tc-MIBI心肌SPECT具有较高的存活心肌检出率和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雌三醇(E3)和胎盘泌乳素(HPL)联合测定监测胎儿-胎盘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7例28孕周以上正常孕妇及63例疾病组孕妇E3和HPL水平进行放射免疫分析(R IA)测定。结果:妊娠合并高血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E3与HPL水平明显低于相同孕周的正常对照组;E3与HPL之间两者呈正相关;疾病组E3与HPL测定阳性率低于联合测定。结论:联合测定能大幅提高胎儿-胎盘功能低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V/P)比值显像在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的PTE患者V/P显像,并行定量分析.结果:10例患者共43个肺段经临床确认为肺血栓栓塞,常规目测读片诊断肺血栓栓塞46个,其中符合临床37个,灵敏度86.05%,特异性93.43%.V/P比值显像诊断肺血栓栓塞41个,与临床符合39个,灵敏度90.70%,特异性98.54%.结论:V/P比值显像可明显提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异位胃黏膜主要于儿童期发病 ,外科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核素异位胃黏膜显像能够对异位胃黏膜定性及定位 ,对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1 ] 。本研究回顾了 2 2例异位胃黏膜核素显像病例 ,总结异位胃黏膜核素显像中的临床意义、影响因素、相应的对策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本院儿科和山西省儿童医院 ,男 17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3.4岁 ( 3个月~ 12岁 )。均有血便史 ,检查在发生血便 1~ 4 d内进行。其中 16例行外科手术并行病理学检查 ,6例内科治疗。1.2 方法 :按 7.4× 10 6 Bq/kg体重静脉注射高锝…  相似文献   
9.
核素显像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核素显像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患儿先进行^99mTcO4^-腹部动态显像,其中30例呈阳性结果则进行手术治疗,余14例阳性进一步做^99mTc-RBC腹部动态显像后再做手术。结果:①330例^99mTcO4^-显像阳性结果中29例发现异位胃粘膜。②14例在^99mTc-RBC显像中9例发现出血灶,3例病理有胃粘膜。③^99mTcO4^-对儿童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为68.18%,联合^99mTc-RBC显像后增至88.64%。^99mTcO4^-显像对诊断异位胃粘膜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63%、91.67%、90.91%,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9.37%和8.33%。结论:核素显像是一种无创、简便、可靠,对小儿消化道出血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宜先行^99mTcO4^-显像,阴性再进行^99mTc-RBC显像。  相似文献   
10.
改良硝甘法介入99MTc-MIBI心肌显像判断存活心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硝酸甘油酯(简称改良硝甘法)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显像检测心肌梗塞后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分别对65例改良组和32例普通组的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静息改良硝甘法介入和静息普通硝甘法介入心肌显像;两组中各有28例和12例行血管再通术,并于术后2~3个月重复静息心肌显像。结果改良组静息心肌显像检出灌注异常节段194个,改良硝甘法介入后有123个节段再填充,再填充率为634%;普通组静息显像检出灌注异常节段103个,普通硝甘法介入后有48个节段再填充,再填充率为46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66,P<001)。血管再通术患者术后复查静息心肌显像,与术前硝甘法介入显像比较,灌注改善的预测准确率为897%和722%。结论改良硝甘法介入可明显提高对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