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高危组)及70例低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低危组)作对照研究,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量、术前术后住院天数、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且均无输血。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术前住院天数(6.0±1.0)d、术后住院天数(10.0±2.0)d均长于低危组的(4.0±1.5)、(8.0±1.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P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治疗后的IPSS评分分别为(5.39±1.41)、(5.84±1.63)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的(23.83±2.39)、(23.54±2.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发生5例(7.14%)泌尿系感染或急近性尿失禁,低危组发生4例(5.71%)泌尿系感染或急近性尿失禁,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发生,且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住院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均较低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长,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肢深度电击伤创面不同时期处理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笔者通过对近10年26例31个肢体四肢电击伤深度创面根据不同时期灵活采用岛状皮瓣、轴型带蒂皮瓣、游离皮辩、随意皮瓣、皮片移植等不同手术方式修复,比较手术方式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6例31个肢体四肢电击伤深度创面接受治疗,除2例游离皮瓣生长欠佳需二期手术及错过早期治疗单纯行肉芽创面植皮术后功能恢复较差外,其余效果满意.结论:电击伤后应争取早期清创,一期封闭创面,首选轴型皮瓣(岛状或带蒂),次选随意皮瓣,对于不能利用以上二种方法修复,才慎重考虑选用游离皮瓣,对于错过早期修复或者相对较浅的创面可考虑皮片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采用索利那新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技术防治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将50例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PCEA 3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1天起口服索利那新片5 mg,每天1次,至术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天内膀胱痉挛率、膀胱冲洗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膀胱痉挛痛率为20%,对照组为48%;试验组膀胱冲洗时间为(2.55±0.90)天,对照组为(3.76±0.64)天;试验组膀胱痉挛痛率、膀胱冲洗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索利那新联合PCEA技术能更好地防治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可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prostate,TUV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56例BPH患者资料。56例患者均采用TUVP治疗。结果 ①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②患者术后6个月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TUVP是治疗BPH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切除前列腺不同体积对高危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TUVP行全部或部分切除术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切除术有5例出现合并症,而行部分切除18例均无合并症.结论对高危前列腺增生症行TUVP术原则上以解除排尿困难为目的,不应追求对腺体的"彻底切除"而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比较回肠膀胱术中“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和直接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将50例在我院行回肠膀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观察组则行直接肠管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输尿管返流、肾功能损害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输尿管返流、肾功能损害、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肠管直接吻合术是一种较佳的输尿管肠管吻合方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膀胱病灶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腺性膀胱炎复发的疗效。方法 60例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A组30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除术;B组30例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两组术后均行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腺性膀胱炎复发率及术后3个月膀胱创面上皮完全覆盖愈合率。结果随访9个月~1年。A组6例复发,B组8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个月膀胱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率A组27例为90%,B组16例为53%。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加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较好方法,能减少腺性膀胱炎复发,创伤小,愈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容伟超  陈辉 《广东医学》2000,21(5):385-386
目的 探讨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切除前列腺不同体积对高危前裂 朱增生的疗效观察,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TUVP行全部或部分切除术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切除术有5出现合并症,而行部分切除18例无合并症。结论 对高危前列腺增生症行TUVP术原则上以解除排尿困难为目的,不应追求对腺体的“彻底切除”布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带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简化手术操作,改善皮瓣血供。方法:2006年6月~2010年3月,对11例足部皮肤缺损的病人应用带外踝上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面积范围:5cm×3cm9cm×9cm.其中男8例,女3例,最小年龄18岁,最人年龄62岁,平均年龄31岁,缺损原因:车祸5例,慢性感染性溃疡3例,肿瘤1例,缺损部位:足跟部4例,内踝部2例,足背部3例;手术彻底清创后或切除肿物后,以胭窝中点与外踝尖跟腱中点连线为轴,以外踝上腓动脉穿支处为旋转点设计皮瓣。皮瓣蒂部设计3cm~4cm宽的筋膜蒂及2cm~3cm宽的皮桥。手术先切开蒂部后缘至深筋膜下,确认外踝上穿支,切开上缘及内外侧缘,在深筋膜下向蒂部分离皮瓣,通过明道将皮瓣转移至受区。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11例足部皮肤缺损病例修复后,皮瓣全部成活。但有8例术后足外侧感觉麻木。结论:带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结合了穿支皮瓣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点,具有操作简便,蒂部较长,血供丰富。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特别是前足皮肤缺损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部解剖性入路在T1期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39例T1期肾癌患者解剖性分离肾周筋膜后间隙和肾前间隙,先行阻断肾动静脉,在肾周筋膜外将肾脏及肿瘤完整切除,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3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3例肿瘤直径< 4cm,手术时间60 ~ 9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20 ~ 50ml;16例肿瘤直径4~7cm,手术时间80 ~ 120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无胸膜及下腔静脉损伤.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9天,随访时间3~ 36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 腰部解剖性入路行T1期肾癌根治术安全,出血少,实用性强,复发率低,是适用于基层医院的一种有效的开放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