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药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1997年2月-2000年6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46例。男36例。女10例。新鲜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4例。左侧24例,右侧22例。年龄25-65岁,平均37岁,均采用扩髓及静力型固定。结果:46例均得到随访,平均20个月(6个月-3年)。愈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4个月,感染4例均为开放性骨折,肢体短缩1例。成角畸形2例。延迟愈合7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一些并发症存在必须引起重视。开放性骨折以不扩髓为宜。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1 年以来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4 例。骨折中后期支架动力化使骨折部位相互挤压致骨痂按生理需要塑造。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 70 天。随访效果良好,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肢体短缩、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此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活动早、康复快、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罕见的损伤,目前对其内固定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意见。 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这种罕见损伤的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1年收治的3例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采用锁骨解剖锁定钢板+钢丝喙突下环扎、锁骨解剖锁定钢板+锁骨钩钢板、锁骨解剖锁定钢板+双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的方法行内固定。比较3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肩关节功能评估等。 结果与结论:1例病例漏诊,仅诊断为锁骨中段骨折。3例病例均得到12个月以上的门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分别在内固定后12,9,11个月后取出内固定,病例3的Endobutton钢板未取,取出内固定后无再脱位发生。在患者取出内固定前及取出内固定后对疼痛、日常功能、活动度及肌力进行综合评估,3例患者取出内固定前评分分别为64,71和92,取出内固定后评分分别为68,79和95。使用双Endobutton钢板结合锁骨锁定钢板治疗的病例功能恢复最好。提示双Endobutton钢板结合锁骨钢板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伴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内固定选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钢丝张力带加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总结钢丝张力带加环扎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治疗可行性。方法用钢丝张力带加环扎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95例。结果随访0.5~3a全部愈合,优良率达95.5%。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靠、活动早、康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新的行之有效有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羽  宋烜  张海兵 《中国临床康复》2013,(39):6940-6945
背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全面的修复前评估及合理的修复前规划是临床手术的关键。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修复前评估和修复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修复前将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CT扫描图像数据导入Mimics 13.0软件,建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对胫骨平台骨折模型进行三维数据测量,按胫骨平台三柱分型进行重新分型,在三维数字化模型上进行开窗、骨块复位、植骨的虚拟手术。 结果与结论: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出骨折特点,并可进行任意角度旋转观察,可以准确的进行三柱分型。Mimics13.0软件施行的胫骨平台骨折开窗、复位、植骨的虚拟手术可以逼真模拟临床手术,并且有效估算植骨量。结果证实,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技术有利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修复前评估及规划,应该作为修复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肱骨自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自锁髓内钉治疗30例、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3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早期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早期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袢钢板(Endobutton)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60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Endobutton治疗30例、锁骨钩钢板治疗3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按Karlsson标准评定:Endobutton组优28例,可2例;锁骨钩钢板组优20例,可8例,差2例。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较多。笔者在保留髌骨的前提下,尽力恢复及维持骨折的解剖关系,以能早期功能练习、减少手术创伤为治疗原则,于2005年4月~2006年12月采用可吸收张力带加环扎治疗髌骨骨折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  相似文献   
9.
背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全面的修复前评估及合理的修复前规划是临床手术的关键。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修复前评估和修复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修复前将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CT扫描图像数据导入Mimics 13.0软件,建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对胫骨平台骨折模型进行三维数据测量,按胫骨平台三柱分型进行重新分型,在三维数字化模型上进行开窗、骨块复位、植骨的虚拟手术。 结果与结论: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出骨折特点,并可进行任意角度旋转观察,可以准确的进行三柱分型。Mimics13.0软件施行的胫骨平台骨折开窗、复位、植骨的虚拟手术可以逼真模拟临床手术,并且有效估算植骨量。结果证实,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技术有利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修复前评估及规划,应该作为修复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0.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18个月(12-48月)全部愈合。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优22例、良14例、可6例。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