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6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138篇
基础医学   400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982篇
内科学   550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26篇
特种医学   2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556篇
综合类   2144篇
预防医学   1091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887篇
  5篇
中国医学   813篇
肿瘤学   15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5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整体理论、吊床理论及肛提肌维持盆底器官的重要性等多种观点的提出,盆底器官脱垂(POP)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获得POP的完整信息,应结合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手段,在辅助检查手段中应用最广泛、最有优势的影像学技术。多种影像学技术应用于盆底,包括静态及动态盆底影像学技术,帮助临床医师全面了解POP的发病机制、诊断并建立盆底治疗方案及完善的术后随访体系。  相似文献   
3.
左氧氟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我们采用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口服治疗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8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均为我科门诊随诊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男56例,女24例。年龄21~49岁。病程3天至2.5年,平均75.4天。近4周内未用抗生素,无肝肾功能损害,无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禁忌,无其他合并症。所有患者患病前均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72例有典型临床表现,女性主要为白带增多,宫颈充血、红肿、脆性增加,宫颈管口有黏液性或白色分泌物,外阴及阴道痒。男性主要为尿…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近几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冠状动脉造影和PTCA术以其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等特点,已成为诊断、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并迅速开展起来。2001~2005年,我科做此手术128例,现将术后配合拔管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手术病人128例,其中冠状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调查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流行性和贫血对预后影响。 方法和结果 分析了1993年 4月~2001年3月期间在加拿大Alberta地区从138所急症医院出院的一群初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资料,运用逻辑回归法、Kaplan-Mier生存分析和 Cox危险比例模型。在 12 065例 CHF患者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血流壁切应力的水平分析其在颈动脉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应用经皮血管彩超测量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以及对研究对象测量患侧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液粘滞度,通过公式计算血流壁切应力。结果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高回声和低回声斑块组之间血流壁切应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流壁低切应力促进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的差异表达,探讨它们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0例星形细胞肿瘤中不同级别的FHIT、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10例非肿瘤脑组织作对照。结果非肿瘤脑组织FHIT、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尽管在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FHIT、PCNA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FHIT、PCNA蛋白的表达可能与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星形细胞肿瘤中FHIT、PCNA蛋白表达之间的显著负相关,提示FHIT蛋白可能对细胞增殖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吕岩峰  吴艳敏 《吉林医学》2006,27(11):M1450-M1450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妇女正常的生理功能。我科自1998年10月~2000年8月,对34例患者运用超短波配合中药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经妇科检查及B超确诊,均已婚。年龄22 ̄30岁14例,31 ̄40岁16例,40岁以上4例。囊肿1.5cm ̄5cm之间28例,5cm~5.6cm之间6例。月经延期5例,月经淋漓不尽9例,痛经6例,带下量多4例。1.2诊断标准:①下腹部坠胀不适,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后加重,白带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②查体:可在盆腔的一侧或两侧触摸到囊性肿物,…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中毒是最常见的农药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病人很快死亡。近年来我们采用新型抗胆碱药物“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