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 以酒精灌胃加橄榄油饮食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模型组分为非诺贝特治疗组 (80mg·kg-1)、辛伐他汀治疗组 (4mg·kg-1)以及未治疗组。 4wk后处死大鼠 ,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结果 非诺贝特治疗组明显改善由乙醇引起的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油酸 :(38 2 12± 7 788) μg·L-1vs (31 6 2 0± 6 14 2 ) μg·L-1,亚油酸 :(37 2 6 9± 8 0 6 5 ) μg·L-1vs (30 2 5 4± 9 0 6 3) μg·L-1,花生四烯酸 :(11 6 4 6±2 6 0 1) μg·L-1vs (9 0 12± 1 2 36 ) μg·L-1) ;同时肝脏病理改善。辛伐他汀治疗组则加重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并使饱和脂肪酸增加。结论 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血清游离脂肪酸谱作用不同 ;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两种调脂药物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治疗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高脂食饵性喂养诱导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分别给予非诺贝特、辛伐他汀治疗,观察肝指数、肝功能,血脂、肝脂、血清及肝组织过氧化脂质(MDA)含量及组织学的变化.结果非诺贝特显著降低血脂,分别为TC(mmol/L)1.80±0.20与2 10±0.33,TG(mmol/L)0.76±0.18与1.09±0.31、血清及肝组织MDA含量(nmol/ml)分别3.97±0.57与6.89±1.22和75.22±20.88与106.69±15.60,但ALT、ALP、肝脂、肝指数却显著升高,肝组织学呈重度脂肪变;辛伐他汀显著降低血脂、肝脂、血清及肝组织MDA含量,对肝功能无影响,肝组织学接近正常.结论非诺贝特虽可显著降低血脂,但却加重肝内脂质沉积,不宜用于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治疗.辛伐他汀显著降低血脂及肝脂,降低脂质过氧化,,对肝功能无影响,可较安全、有效地用于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例 1,女 ,2 7岁 ,妊娠 3 6周 ,因“反复右上腹饱胀不适 ,不规则疼痛 15天”收入我院消化科 ,查体 :上腹部压痛 ,无反跳痛 ,Murphy’s征阴性 ,肝肋下可触及 ,质软 ,无触痛。脾未触及 ,腹水征阳性 ,宫底在脐上 2cm处。肠鸣音 4次~ 5次 /min。辅助检查尿淀粉酶 80 0u/L(somogyi法 ) ;血常规WBC 1.1× 10 9/L。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 ,胰腺肿大 ;CT检查为BalthazarB级 ,给予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 ,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 19天 ,治疗期间病情出现反复 ,尿淀粉酶升至 2 0 10u/l,腹痛加重 ,体温升高至 3 9.1…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NS-398对结肠癌HT-29细胞体外侵袭力的作用及CD44v6、nm23-H1基因的调节。 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OX-2和CD44v6的表达,MTT检测细胞活性,改良的Boyden小室法观察HT-29细胞侵袭重组基底膜的能力,RT-PCR观察nm23-H1 mRNA的表达。 结果: HT-29细胞COX-2表达阳性,0.1、1.0、10 μmol/L NS-398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侵袭重组基底膜的能力,且上述作用与NS-398的毒性作用无关。NS-398可下调CD44v6的表达,上调nm23-H1 mRNA的表达。 结论: NS-398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体外侵袭力的作用,下调CD44v6的表达和上调nm23-H1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脂肪肝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有逐步上升之势。以肝细胞内三酰甘油的积聚为特征的脂肪变性是首发和最常见的组织学表现,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由高活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是重要环节之一。本研究旨在对酒精性脂肪肝血清中游离脂肪酸谱的改变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脂肪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中7种游离脂肪的含量。方法:选用10%丁二酸二乙二醇酯(DEGS)色谱柱,样品乙酸酯提取后,用三氟化硼-乙醚/甲醇甲酯化处理。内标采用正十七碳酸。结果:月桂酸、豆蔻酸、硬脂酸与花生四烯酸的线性范围在1-50mg/L,油酸与亚油酸的线性范围在10-100mg/L。7种脂肪酸的变异系数在0.9991-0.9998之间,7种脂肪酸的加样回收率在85.6%-94.3%,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靠,为临床科学研究及疾病及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多种血清游离脂肪酸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以及炎性因子关系,探讨游离脂肪酸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中的作用,寻找不同游离脂肪酸类型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心理治疗及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 6 0例 ,符合IBS国际诊断标准 (罗马标准 )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试验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 ,进行心理因素的测评 ,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评分 ,试验组用斯巴敏联合标准化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包括IBS相关知识教育 ,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 ,疾病相关问题的解决等 ,对照组采用斯巴敏治疗 ,疗程均为 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SCL - 90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83.3% ,对照组为 6 6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心理治疗与护理后SCL - 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心理治疗与护理对IBS的康复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非诺贝特治疗酒精性与药物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对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脂肪肝的作用,并探讨两种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和药物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并分为治疗组(80 mg/kg)和对照组。4周后处死,分别测定肝功能,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酯(HDL),血清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肝脂酯(HL),脂蛋白脂酶(LPL)及肝脏病理变化。 结果 酒精性脂肪肝非诺贝特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G治疗组为(1.07±0.06)mmol/L,对照组为(1.56±0.29)mmol/L,血清MDA分别为(1.10±0.22)nmol/L和(1.26±0.21)nmol/L,肝组织内MDA分别为(5.92±1.24)nmol/g和(7.42±1.22)nmol/g,血清内HL分别为(0.053±0.006)μEq·ml-1·h-1和(0.037±0.006)μEq·ml-1·h-1,LPL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0.018±0.004)μEq·ml-1·h-1和(0.014±0.004)μEq·ml-1·h-1;肝组织HL分别为(0.075±0.010)μEq·ml-1·h-1和(0.065±0.007)μEq·ml-1·h-1,LPL分别为(0.022±0.014)μEq·ml-1·h-1和(0.008±0.002)μEq·ml-1·h-1,TC的水平无明显变化,肝内脂质含量分别为(26.01±1.69)mg/g和(71.45±2.66)mg/g,同时肝脏病理明显改善。药物性脂肪肝非诺贝特组与对照组比较肝脏病理改变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 非诺贝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可以明显减少肝内脂质的含量,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