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 要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莫西沙星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文献报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2月,筛选确定的文献后提取文献的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经过和转归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9例患者,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57.7±13.1)岁。6例ADR在用药后10 d内发生,8例患者使用莫西沙星后血小板计数最低值下降至30×109·L 1以下,5例患者血小板计数降至10×109·L 1以下。9例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均与莫西沙星相关,其中8例患者为严重的ADR,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尽管莫西沙星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罕见,但多为严重的ADR,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孙闻续  吴逢波 《华西医学》2014,(8):1593-159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2岁。因"头痛6 d,呕吐5 d"于2010年11月5日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查体):体温37.2℃,血压101/60 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67次/min。神志清,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颈静脉正常,心界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廓未见异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脾脏肋下未触及,肾脏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3.
孙闻续  肖桂荣  黄媛  吴斌  吴逢波   《四川医学》2023,44(2):199-203
<正>替诺福韦(Tenofovir,TFV)具有良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活性,但因其无法经消化道吸收,故临床使用时,需将TFV制备成前体药物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或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TAF)后口服给药。TAF是TFV的一种磷酰胺化前体药物,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可有效透过细胞膜,在靶细胞内转化成二磷酸替诺福韦嵌入病毒DNA,终止DNA链,从而抑制病毒复制。相比于TDF,TAF的血浆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文介绍了临床药师参与1例心脏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及药学监护过程。临床药师通过监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血糖值,协助医师制定和调整免疫抑制治疗和降糖治疗方案,复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达标,心肌活检证实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血糖平稳控制,期间未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说明临床药师可以融入临床治疗团队,发挥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药事服务,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吡非尼酮治疗IPF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19年1月,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研究偏倚风险评价,使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24周时,吡非尼酮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MD=0. 10,95%CI(0. 04,0. 15),P=0. 000 7],随访4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MD=0. 08,95%CI(0. 00,0. 17),P=0. 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1)改善程度在24周时纳入文献仅有1篇,故作描述性分析,在48周时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MD=0. 05,95%CI(-0. 08,0. 18,P=0. 43];吡非尼酮组在24周[MD=0. 56,95%CI(-0. 02,1. 14),P=0. 06]或48周[MD=0. 71,95%CI(0. 01,1. 42),P=0. 76]时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吡非尼酮组FVC较基线下降≥10%例数[MD=0. 63,95%CI(0. 47,0. 85),P=0. 002]、6 min步行距离(6MWD)较基线缩短≥50 m例数[MD=0. 73,95%CI(0. 63,0. 85),P <0. 000 1]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全因死亡率相比无显著差异[MD=0. 71,95%CI(0. 47,1. 05),P=0. 0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MD=0. 06,95%CI(-0. 02,0. 14),P=0. 13]。结论吡非尼酮治疗IPF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系统评价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在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月。筛选文献条件为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研究偏倚风险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研究,共计患者12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用力肺活量(FVC)下降超过10%的患者例数、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中的改善患者症状和活动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虽然试验组在所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高于对照组,但是此类不良反应大多轻度、可逆,而在IPF进展、鼻咽炎、心脏功能紊乱方面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较好且耐受性较好。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该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RCT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