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男,76岁。因直肠癌术后15 d伴发热4 d于2011-11-23 15:00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和胃溃疡病史。患者于2011-11-08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可,术后10 d出院。出院当晚21:00左右突然自觉胸闷、憋气,遂急查血常规:WBC 14.0×109.L-1,Plt 264×109.L-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以"莫西沙星"和"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搜索2005年~2011年11月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到62例莫西沙星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类型有神经系统反应(28.4%)、过敏反应(21.6%)、心血管系统反应(14.9%)、消化系统反应(10.8%)、呼吸系统反应(6.8%)等。70岁以上的患者占46.8%(29/62),高于其他年龄段。静脉滴注给药者占59.7%(37/62)。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美国国立图书馆数据库(PubMed)检索2000–2011年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文献69篇,对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与过敏史、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79例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可发生于18岁以上的各个年龄组;其中,41例患者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不良反应类型以神经系统、过敏反应、循环系统反应最多;其发生时间最早为用药后5 min内,最迟为用药3周后;预后除造成3人死亡,1例未彻底好转,其余经停药、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莫西沙星不良反应70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红玮  郑弘 《中国药房》2010,(36):3433-3434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特点和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2009年国内公开报道的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7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变态反应、消化系统等症状,且老年患者更易发生。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21):2913-2915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2014年我国期刊数据库报道的莫西沙星所致ADR病例,并就收集到的3 445例ADR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莫西沙星致ADR与性别有关,男性患者发生率较高,且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用药10 min内可发生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较多。结论:临床应加强对莫西沙星ADR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莫西沙星致白细胞减少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丽娜 《中国药师》2009,12(3):389-389
莫西沙星是广谱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目前报道的与莫西沙星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幻觉、运动失调等,但白细胞减少较为罕见。现将我们所遇的莫西沙星导致白细胞减少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莫西沙星玫老年人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安平  唐丽琴 《安徽医药》2012,16(3):414-415
目的了解莫西沙星致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以"莫西沙星"为题名,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2000~2010年中有关莫西沙星致老年人(≥60岁)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49篇,共73例,并按患者性别、ADR发生时间、给药途经、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以男性居多(63.0%);81~90岁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较多(31.5%);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41.1%)、消化系统反应(27.4%)、心血管系统反应(15.1%),睡眠障碍和烦躁是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40.0%)。结论临床应重视莫西沙星在老年人中引起的不良反应,警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盐酸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44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ADR)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年1月-2010年8月以来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报道的盐酸莫西沙星致ADR,共计44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ADR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7.4%)、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11.8%)、呼吸系统损害(10.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9.0%)、胃肠系统损害(8.3%)等;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ADR发生率高;ADR治愈16例(36.4%),好转26例(59.1%),有后遗症2例(4.5%)。结论:临床应重视盐酸莫西沙星的ADR,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1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鼓楼医院2008年5月6日~2013年5月6日上报的不良反应报表中,检索由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用药情况、性别、年龄、不良反应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到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165例,其中口服莫西沙星片所致不良反应35例,莫西沙星针剂130例,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莫西沙星发生的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监测患者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穿琥宁注射剂致血小板减少69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穿琥宁注射剂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规律、相关因素和预后情况。方法:对国内1998-2003 年文献报道的穿琥宁致血小板减少69例进行分析。结果:血小板减少主要由穿琥宁注射剂引起,冻干粉针则很少发生。血小板减少多发生于连续用药1周以上,平均8.3±2.9 d,70%患者穿琥宁浓度超出说明书的标示浓度(1 mg·ml-1)。血小板减少表现为可逆性,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9.3±6.5 d。结论:穿琥宁致血小板减少与用药时间、药液浓度、药品质量等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潘玉艳 《中国药房》2011,(32):3050-305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10年)、万方数据库(1998-2010年)、MedCH国际医学文摘数据库检索系统(1995-2010年)中埃索美拉唑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埃索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共计34例,女性略多于男性。最多的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6例,47.1%),其次为泌尿系统不良反应(7例,20.6%)。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埃索美拉唑合理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到2000~2013年有关头孢噻肟不良反应的有效文献148篇,并按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与过敏史、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头孢噻肟致不良反应174例,其中,174例患者全部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多见,有118例(67.82%);其发生时间最早的在用药1 min内,最迟的在用药12 d后。结论:头孢噻肟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相似文献   

14.
98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过敏反应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蔚  冯霞 《中国药房》2008,19(20):1575-1577
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收集1990年1月~2007年6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过敏反应的病例98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与给药方式、不合理用药、药物过敏史等密切相关。结论:广大医药工作者应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关于达比加群酯不良反应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达比加群酯致ADR的个案报道共73例;其性别分布男性44例(60.3%),女性29例(39.7%);年龄分布以70岁以上较多(59例,80.8%);多发生在用药后6个月内(60例,82.2%);达比加群酯致ADR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50.7%)、血液系统损害(15.1%)和心血管系统损害(11.0%)多见。临床使用达比加群酯过程中应重点考量患者肾功能、年龄、体重和性别等危险因素,并重点监测和防治其ADR,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辛脑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9—2011年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有关细辛脑不良反应的个案病例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辛脑注射剂引起的ADR男性多于女性,6岁以下儿童组发生率较高。所致ADR涉及人体多个系统,依次为循环系统26频次、呼吸系统19频次、皮肤及附件15频次、神经系统14频次、消化系统11频次,过敏性休克达17例。结论:细辛脑注射剂引起ADR的原因较多,研究其ADR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规范使用、改善其制剂赋形剂及工艺,对减少其使用时ADR的发生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姚冰  彭晓燕  潘洁  唐秀玲  赵珊珊 《中国药房》2007,18(36):2857-2860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2006年多种中文期刊中公开报道的有关清开灵注射液ADR的个案病例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ADR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青壮年发生率较高。所致ADR以变态反应居多,其中过敏性休克22例(占33.33%),过敏反应15例(占22.73%);其次为循环系统,共10例(占15.1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引起ADR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加以重视。特别是西医在应用该药时,更应加强监测,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布比卡因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布比卡因”、“不良反应”等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和万方数据库文献,截至2013年12月共检索到涉及布比卡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56例,对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布比卡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多在用药10 min内发生。其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全身性损害等。结论 布比卡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在短时间内发生,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国内说明书存在不良反应信息提示不足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对说明书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