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背景:当今,粘合吻合技术在血管修复领域应用广泛,但针对有缺损的血管修复应用较少。本文的目的正是验证2-辛基-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与自制修复组件对有缺损血管进行修复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方法:自制组件由可膨胀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涤纶生物被摸、自制速溶中空支架三部分组成。修复有缺损血管时,粘合剂与此修复组建配合使用,可替代自体移植血管及缝合技术,通过支架的作用可是血管断端良好对位,同时此组件的中空支架不会阻断血流。选用40只成年杂种狗,20只用于生物力学实验20只用于动物体内实验。在生物力学实验中,狗被随机分为两组(n=10),一组中,狗两侧的颈动脉通过粘合剂与自制修复组件修复,另一组则使用缝合吻合法与ePTFE修复。修复完成后20分钟取标本,10个粘合吻合标本与10个缝合标本用于拉伸强度实验,另10个粘合吻合标本与10个缝合标本用于爆破强度实验。记录标本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强度与最大爆破强度。在动物实验中,狗同样被分为粘合组与缝合组(n=10),所有动物仅修复左侧颈动脉。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后吻合口出血情况。术前、术后1周、2周、8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吻合口进行检测,并在第8周时通过测量内径评估吻合口狭窄情况。第8周是还进行数字减影造影检测对吻合口进行观察。最后对样本进行组织学分析。 结果:粘合吻合组样本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强度与最大爆破强度分别为23.80±1.51(N)和52.03±2.43(Kpa),缝合组为24.60±1.08(N)和50.04±3.51(Kpa),两组数据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5)。粘合吻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20±0.55分钟,缝合组为25.97±0.58分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术后粘合吻合组仅有1只狗发生漏血现象,而缝合组每只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漏血。每组各有一只狗在第一周的时候发生血管完全栓塞。通过超声测量,除外发生栓塞的两只狗外,其余狗的狭窄度均未超过30%。血管造影检测与组织学检测两组间未见明显不同。 结论:使用2-辛基-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与我们自制修复组件对有缺损血管进行吻合修复,是可行、有效的,且更加的省时、便捷、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
微创血管粘合技术研究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简便、快捷、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方法。方法:我们自行研制了一种中空可溶性血管内支架,选用医用粘合剂对新西兰兔股动脉进行血管粘合实验,对侧股动脉作为对照组行血管缝合实验,并对2组的吻合时间、通畅率、吻合口的渗漏以及吻合口愈合情况进行了比较;通过血管造影、吻合口组织病理切片等手段对远期吻合口愈合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粘合组血管平均吻合时间为7.91min,缝合组12.9min,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即刻通畅率2组均为100%;远期通畅率粘合组为80%,缝合组为90%,2组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近期观察吻合口无渗漏,远期观察吻合口无明显狭窄,血管内膜愈合好没有明显增生。结论:该吻合法屏弃了缝针缝线,减少了吻合过程中的创伤;应用支架较好地解决了吻合口狭窄以及黏合剂进入管腔等问题;黏合剂的使用又避免了吻合口的渗漏,血管吻合质量明显提高;黏合剂聚合凝固时间短以及支架的中空结构使得血管吻合速度明显提高;该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因此是一种简便、快捷、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外科学中,血管吻合技术是各个专科都要涉及的基本操作,在外科发展的初期,对于外伤导致的血管断裂,由于技术所限,只能采用结扎法,经过各种方法的研究和尝试,缝合法成为广泛使用的血管断端吻合方法。自1960年Jacobson和Suarez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特殊的器械对直径1.6~3.2mm的小血管进行缝合获得较高的通畅率,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粘合吻合术中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粘剂聚合热对神经组织的再损伤。方法取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各20只,以游离左侧坐骨神经滴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粘剂建立损伤模型。A组用氰基丙烯酸酯正辛酯胶粘剂1滴(20μl);B组用氰基丙烯酸酯正辛酯胶粘剂4滴(80μl);C组用氰基丙烯酸乙酯胶粘剂1滴(20μl);D组用生理盐水1滴(20μl)。24 h后大体观测4组间左侧坐骨神经差异,进行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测,HE染色和嗜银染色,组织学观察损伤情况。结果 C组与A、B、D组坐骨神经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比较差异明显,C组和A、B、D组间神经组织电生理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剂量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聚合热对神经组织损伤较轻,在神经组织修复中可用于吻合剂和固定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用创面胶和吻合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间接毒性.方法 通过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检测两种胶的细胞毒性.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医用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细胞DAPI荧光染色检测对细胞分裂生长的影响、FITC/PI凋亡染色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创面胶组和吻合胶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荧光染色细胞计数、总面积占比和正常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创面胶和吻合胶能够较明显降低周边毗邻细胞活性且降低程度相当,但不能阻止细胞正常生长,更不能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一种新型的血管内速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对血管内速溶支架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和皮下植入实验。细胞毒性实验:速溶支架粉末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采用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并进行毒性分级。皮下植入实验:在12只新西兰白兔右侧背部皮下植入血管内速溶支架,左侧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植于支架后3、7、14、28 d,肉眼和镜下观察植入点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血管内速溶支架细胞毒性为0级。皮下植入后无炎症反应,局部组织无刺激。结论:该课题组黏合吻合血管用血管内速溶支架材料满足ISO 10993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一种新型的血管黏合吻合用速溶支架的血液相容性。方法:把该课题组研制的新型血管内速溶支架研磨成粉,作为供试样品。通过血栓形成实验、溶血实验、凝血实验等3个实验,对血管内速溶支架材料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结果:血管内速溶支架材料的溶血率约等于0。血栓形成和凝血实验的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课题组黏合吻合血管用血管内速溶支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满足ISO 10993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医用粘合胶制动对兔血管吻合后吻合口部位内、中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取2.5~3.0 kg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只,切断左侧颈总动脉后再吻合,将吻合口悬空,滴医用粘合胶于吻合口处及吻合口前后各1 cm,完全覆盖而不压迫吻合口,待粘合胶凝固后,观察血管通畅及搏动状况后,逐层缝合。对照组20只,同法切断兔颈总动脉后吻合血管断端,未涂抹医用粘合胶。术后4周进行血管造影,取出血管,观察吻合口内膜、中膜增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均见内膜及中膜的增生,内膜可见大量细胞及丰富基质。实验组内膜、中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血管吻合口涂抹医用粘合胶可以减轻兔血管吻合口内膜及中膜增生,从而预防血管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操作时间、通畅情况及组织形态学方面探讨连续性血管吻合与间断性血管吻合之间建立动物动脉吻合模型的优劣。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2组,以单侧颈总动脉为实验对象,通过连续性血管吻合和间断性血管吻合方法吻合兔颈总动脉,观察吻合后28 d血管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HE染色观测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并行计算机图像分析。对比其在吻合时间、通畅程度、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间断组相比,连续组更为节省手术时间,对血管损伤相对较小,血管通畅率较间断吻合略低,2组内膜增生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连续缝合方式对术者的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虽然手术操作用时较间断吻合短,但较易形成吻合口狭窄影响造模效果,综合利弊2种造模方式效果基本相同,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决传统的骨外固定装置存在的外形笨重.操作复杂以及对患者损伤较大的问题.结合传统内固定与外固定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外固定接骨装置。方法利用快速浇铸技术,实现了骨固定装置的快速成型,并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该装置承受外力作用时.计算得到的骨折端相对位移仅为0.37mm,远小于骨折愈合需要的1mm以内的基本要求,完全符合骨折愈合要求。以10R羊为实验样本.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动物实验验证。通过对术后第2周、第4周及第8周的X线片观察显示,骨折端没有错位发生.骨折处愈合良好。结论该装置的结构设计方案可行,可作为骨折固定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