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与临床急重症密切联系的临床现象 ,目前每年与这一临床难题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其发生和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近年来随着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修复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 ,人们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除普遍认为有以下机制 ,即 :腺嘌呤核苷酸代谢障碍 ,毒性氧自由基作用 ,酸中毒作用 ,钙代谢紊乱 ,脂质过氧化损伤 ,线粒体损伤外 ,现在人们逐渐注意到凋亡及部分相关癌基因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常见癌基因Bcl 2基因家族中Bcl 2 ,Bcl x ,Bax等 ,c fos ,c myc ,c jun基因及其产…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病情复杂多变 ,在整个病程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中肾破裂虽很少见 ,但一旦出现将加重病情 ,其占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的 1%~ 10 % [1] 。目前对该病多趋向于内科保守治疗[2 ] ,但笔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2例流行性出血热并肾破裂患者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病历介绍例 1:女 ,2 2岁 ,因发热、腰部胀痛伴少尿、眼睑水肿 4d入院。门诊拟“流行性出血热”收住院。查体 :T 38℃ ,P 92次 /min ,BP 14 .3/ 10 .7kPa ,醉酒貌 ,颜面潮红 ,眼睑轻度水肿 ,球结膜出血 ,心肺无异常 ,腹部稍胀 ,双肾区叩击痛 (± )。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ODXL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初步分析PODXL对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实验方法:运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RNA-Seq数据和临床数据,观察ccRCC患者组织与正常组织中PODXL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同时分析PODXL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TCGA数据库中总体526例ccRCC样本的癌和癌旁组织中的PODXL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42±1.42和3.6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2例配对的ccRCC和癌旁组织中的PODXL表达水平分别为6.55±1.23和3.53±1.35,有统计学意义(P<0.001)。PODXL的表达在患者性别、肾肿瘤分级、T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等均有不同差异(P<0.001)。生存分析发现PODXL低表达量组和高表达量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446.75±956.32)d和(1253.81±939.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4.38,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PODXL基因可作为一个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ccRCC诊断指标:其中AUC为0.805,敏感性为67.26%,特异性为78.17%。结论:PODXL在ccRCC中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呈正相关,是预后不良因素,有望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及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miR-744-5p/CCND1轴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qRT-PCR检测ccRCC组织和细胞系中miR-744-5p 的表达水平。实验分组:miR-744-5p 模拟物(miR-744-5p mimic)、阴性对照(NC mimic)、CCND1 模拟物(CCND1 mimic)及其阴性对照(NC mimic)。CCK-8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miR-744-5p对ccR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功能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744-5p的下游靶分子,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CCND1在786-O及OSRC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miR-744-5p和CCND1的关系,最后通过回复实验验证miR-744-5p/CCND1轴在ccRCC中的作用。结果 MiR-744-5p在ccRCC组织和细胞系中显著下调(P<0.05),过表达miR-744-5p可以抑制ccR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CND1是miR-744-5p的下游靶标。回复实验结果显示,上调CCND1可以部分逆转上调miR-744-5p对ccRCC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miR-744-5p通过靶向CCND1抑制ccRCC细胞的恶性表型,miR-744-5p/CCND1轴可能是ccRCC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鄢艳  孙庭  陈钦开 《江西医药》2007,42(12):1206-1208
目的 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AVF)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41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分两组.其中行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组241例(占58.35%),前臂动静脉内瘘组172例(占41.65%),比较不同部位的内瘘使用情况.结果 和前臂远端腕部AVF(cimino 瘘)相比较,其平均血管吻合口内径,透析时的平均血流量,内瘘的平均成熟时间,内瘘用于透析的平均时间内瘘4周、1年通畅率,血栓形成和窃血综合征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Cimino瘘患者动脉瘤的发生率和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鼻烟窝内瘘显著增加(P<0.05),鼻烟窝AVF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较小(P<0.05).结论 鼻烟窝AVF较Cimino瘘有更多优点,其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配合正确的使用方法及细致的护理,可达到长期、安全使用的目的 ,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钬激光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采用钬激光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短,患者排尿通畅,无并发症。结论钬激光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操作简单、损伤小、效果满意,对性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时肾动脉阻断应用于经腹膜后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10cm)切除术的疗效,并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采用短时肾动脉阻断行经腹膜后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9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其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肾周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肿瘤复发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肾周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6.22±2.04)min、(152.6±52.8)min、(127.0±117.55)ml、(4.33±1.41)d、(6.44±1.58)d、(71.66±43.95)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6例。随访1~35个月未观察到肿瘤复发或转移迹象,患者肾功能无异常。结论:短时肾动脉阻断行经腹膜后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10cm)切除术是可行、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尿酸结石的诊断及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2001年9月~2005年4月对16例尿路尿酸结石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B超、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和(或)逆行插管造影及螺旋CT检查;对2例膀胱结石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均考虑为尿酸结石;所获标本均做成分分析证实为尿酸结石。全部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剂(友来特),个别加服别嘌呤醇片。调节友来特剂量使尿液pH值维持在6.8左右。结果:14例上尿路结石和2例膀胱结石均溶尽或缩小后排出。结论:结合全身情况选择碱化尿液溶石治疗安全、疗效好,为目前尿酸结石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肾透明细胞腺癌786-O细胞株体外培养的生长特性,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积累经验。方法将786-O细胞株于体外培养,进行传代、冻存、复苏和细胞计数等操作,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786-O细胞株在体外被成功培养,生长较快,每3天传代1次。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分为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停滞期,细胞倍增时间大约36 h。结论786-O细胞株能在体外稳定地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